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徐傑便帶著自己小組的人來到賓館附近的農貿市場。
妙山鎮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有山有河,所以周邊許多村民都會趕早到農貿市場賣些自家產的蔬菜水果。
妙山農貿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室內市場,一個是位於室外的露天市場。
室內市場是固定攤位,全天銷售,露天市場是為村民準備的,來一次交一次攤位費,並且只允許賣到每天的八點半,類似於早市。
徐傑先在外面轉了一圈,然後又到室內轉了一圈,奇怪的是上百家攤位,竟然沒有一家賣脆梨的。
“徐導,不對勁吧?賣水果的那麼多,怎麼就沒有賣脆梨的呢?”宋歡歡也看出了異樣,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是啊,咱們走了這麼長時間,我看到最便宜的是蘋果,一塊錢一斤,論賣相跟脆梨比差遠了,昨晚張家爸爸不是說鎮裡的收購價是三毛錢嗎?我覺得如果賣一塊錢一斤,肯定比剛才的蘋果強。”田浩博說道。
“是不是種梨的太多,大家吃了這麼多年都吃膩了?”劉金寶問道。
“扯淡!”宋歡歡聽見後說道:“我問過張角,他們這裡的梨一年一季,又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再說,難道他們家家都種梨?”
徐傑點點頭。
他家種蔬菜,種水果,這麼多年,也沒說吃膩。
而且所謂的特產,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地方有,也是因為這個地方的人喜歡吃,所以才會得名。
他上大學那會兒,有個同學是魯東的,年年從家裡回來帶煎餅帶大蔥,還有一個青蘭的同學,頓頓吃牛肉麵,不是也沒吃膩嗎?
徐傑忍不住掏出手機,給張角打了過去。
“張角,問你一件事,你們這裡的市場怎麼沒有賣脆梨的?”徐傑問道。
“沒有?不會吧?以前我還陪我哥一起去賣過呢,你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話筒另一邊的張角說道。
“農貿市場那麼大的招牌,怎麼可能走錯?我們又不是文盲。”徐傑聽見後說道。
不過轉而一想,張角已經在京城工作六七年了,平時也只有在過年和國慶節長假才會回家,六七年的時間足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昨天下午開車從鎮上路過的時候,對方還感慨家鄉變化大來著。
放下手機,徐傑對身邊的其他三個人說道,“張角也不清楚,咱們先去吃飯吧。”
四個人出來太早,還沒吃飯。
“好!”
幾個人在市場附近找了個賣早點的攤子坐下來,點了四碗豆腐腦和八根油條。
雖然店很小,不過豆腐腦的味道卻非常不錯,豆腐滑嫩,而且有淡淡的豆香味兒,滷子裡的料也很足,雞蛋、木耳、海米,而且還都不少,不僅便宜,還很實惠。
吃完飯後,徐傑叫來服務員付賬,就在服務員找錢的工夫,徐傑問道:“大姐,問件事,貨運站在哪個方向?”
服務員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聽見徐傑的話後,指著農貿市場的右側方向說道:“市場東面,你往那邊走就能看到。”
“對了,聽說你們妙山盛產脆梨,我剛才逛市場,怎麼一個賣的都沒有,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徐傑問道。
“你沒來錯地方,妙山確實盛產脆梨,不過現在這裡已經沒有賣的了。”服務員一邊找錢一邊說道。
“為什麼?聽見這裡的脆梨特別好吃,我們來旅遊,特別想嚐嚐。”徐傑假裝遊客,好歹演過幾十集小短劇,而且還陪蘇芸排練過小節目,演技還是有一點點的。
服務員把錢遞給徐傑,猶豫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的望了望周圍,這才彎腰小聲的說道:“顧客你如果想買,需要到下面的村子,往西面有個梨樹村,那裡的梨特別好,你到了之後隨便找一家就行,不過開車要半個多小時才能到。”
說完就走了。
徐傑看著服務員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