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房內,餐桌上已經擺好四盤餃子,有水餃、蒸餃、煎餃,各種形狀、各種做法,上演了一出餃子開會。
“怎麼樣?”張明亮看向周敏兒問道,一旁的何曉麗也非常緊張,生怕餃子不合這位美女主持人的口味,畢竟自家餃子能不能上電視,就靠對方這張嘴了。
周敏兒細細的品嚐著,餃子這種食物她經常吃,除了過年過節家裡會包之外,單位食堂的選單裡面也經常會有餃子的身影,可是這家的餃子不管在外形上還是在味道上明顯都要更勝一籌,除了真材實料之外,應該還有獨特的秘訣在裡面。
“好吃。”周敏兒點點頭說道,剛才吃的是水餃,這次她又夾起了一個蒸餃嚐嚐。
張明亮和何曉麗聽到後立刻鬆了一口氣,好吃就好。
相比之下,徐傑的臉上沒有半分緊張,在他看來,拍不拍餃子跟這裡的餃子好不好吃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絡。
冬至特別節目是為了拍美食,又不是探店或者美食比拼,就算亮哥女友家的餃子不好吃,也可以在這裡拍。
徐傑看了看其他幾人,然後衝著何曉麗說道:“嫂子,等會兒給我打包兩份餃子,一份羊肉的,一份肉三鮮的。”
“好的。”何曉麗起身離開包房。
張明亮看到女友離開,立刻小聲的問道:“敏兒,到底怎麼樣?”
周敏兒一邊吃一邊說道:“嫂子家的餃子確實好吃,可是節目的時長只有一個小時,內容上是不是略顯單薄?”
張明亮愣了愣,說的好像有道理。
之前的冬日特別節目拍了好幾種美食,在內容上既緊湊又豐富,不會讓觀眾覺得疲勞和無聊,如果只拍餃子,顯然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小時的節目。
他不禁轉頭求助的看向徐傑,對方點子多,應該有辦法。
徐傑看見後,不緊不慢的說道:“既然你們覺得單一的美食無法支撐起一個小時,那咱們就多拍幾種。”
“還能拍什麼?”周敏兒問道。
“餛飩,過去老京城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拍個餛飩也很應景。”徐傑隨口說道。
“餛飩?”周敏兒微微一怔,隨後苦笑的說道:“餛飩和餃子,不都一樣嗎?”
徐傑搖搖頭,“餃子重餡料,餛飩重湯料,拍餃子的時候咱們說餃子,拍餛飩的時候咱們再拿餃子一對比,這不就有內容了嗎?還漲知識。”
周敏兒和張明亮對視一眼,這主意也只有徐傑能想的出來。
徐傑撥了一瓣蒜咬了一口,餃子不就蒜,香味少一半,他見到沒人說話,於是繼續說道:“如果你們覺得這些還不夠,那咱們再拍個湯圓。”
“湯圓?”周敏兒皺起眉頭,“徐傑,你跟帶餡兒的有仇嗎?怎麼專找帶餡兒的下手?”
“湯圓有什麼講,沒聽說過冬至要吃湯圓啊。”張明亮也是一臉問號。
徐傑慢條斯理的說道:“冬至吃湯圓是南方一些地區的習俗,冬至日吃冬至團,冬至團就是湯圓,沒聽說過一句詩嗎?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臥槽,我怎麼感覺你說什麼都有道理?”張明亮徹底懵了。
周敏兒也點點頭,石飛說冬至拍羊湯,給出的原因是因為羊湯館家的紅柳大串好吃,再看看徐傑,張口就是老話和古詩,不管拍什麼,至少能讓人信服,這就是差距。
“徐傑,咱們是生活頻道只是面向京城,拍湯圓合適嗎?”周敏兒想了一下問道。
“狹隘了不是,京城難道就沒有南方人嗎?他們來這裡學習、工作、生活、奮鬥,咱們更應該讓他們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徐傑一本正經的說道。
張明亮聽完立刻伸出大拇指。
周敏兒更是滿眼都是小星星,感覺對方的形象都高大了呢。
沒過多久,何曉麗拎著兩盒打包好的餃子回到包房。
“給,餃子。”
何曉麗把口袋放到徐傑面前。
“謝謝嫂子。”徐傑用紙巾擦了擦嘴,然後拎著口袋站了起來,跟其他人說道:“我還有事,今晚就先走了,你們商量,什麼時候拍片明天告訴我,再見。”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