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廷,楚成王時的諫官。
這個諫官的職責,就是採納忠言,一般大臣不敢輕易惹怒君王,所以往往都是透過說服諫官,由他們去向君王做通思想。
諫官的身份地位不如丞相。
從根本上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實權。
他們不過是君王的一面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成敗得失。
君王脾氣好的時候,諫官說的話他也許能聽進去。
君王脾氣不好的時候,諫官說的話,直言不諱的話,就會人頭落地。
好在君王知道諫官的意義存在,所以事先就赦免了他們的死罪。
不然,誰還敢輕易地上奏?
這孫叔廷當過諫官,朝政之事他也是頗有心得。
加上這麼些年一直透過各種關係,在柴禾房也能打聽到一點點關於楚穆王的事,關於大楚當下的政事。
自己再仔細研究琢磨,無形中也就擁有了自己的一套謀略。
樊霓依之所以非要帶孫叔廷出宮。
一來,這孫叔廷與她生父蘇中年是交好的。
二來,當時在柴禾房樊霓依請孫叔廷給她一個計策,就是要她有自己的一張網。
樊霓依當時就確定,這個孫叔廷,有治國平天下之才。
正是自己需要的。
她身邊太需要一個謀劃師了。
“閉嘴,張嘴,閉嘴,張嘴”。
清澈的水潭可見底。
樊霓依整個人都埋進了水潭裡。
岸邊,就坐著一手拿著竹棍的孫叔廷。
孫叔廷每喊一個口令,樊霓依便照做。
在水中一直憋氣、吸氣。
肺活量的鍛鍊,是必要的。
至少孫叔廷是這麼認為的。
樊霓依前程吉凶未卜,要經歷的不可能的事實在太多了。
他之所以要對樊霓依這麼狠心,就是不想再有一次在千年山跳河的時候,因為水性不佳就溺水死了。
樊霓依也是個凡人。
更何況,還只是一個弱女子。
她也有自己的極限。
好幾次她都哀求孫叔廷放過她。
孫叔廷就拿竹棍敲打她,提醒她不要忘記了仇恨。
連著訓練了幾日,樊霓依在水中待的時間也越來越久了。
可以做到發出輕微的水泡,叫人感覺她已經沉溺在水底死去。
孫叔廷故意不再喊,他要樊霓依再出來一個極限。
樊霓依端坐在水底,雙手自然地環抱在一起,嘴角輕輕一動,冒出幾個魚泡來。
絲毫沒有要起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