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荒.漢國.漢歷七年
時光匆匆而過,秋去冬來,轉眼到一年嚴寒,城內護城河已結了細冰,一陣風吹過,最後一批葉子自樹上落下。
就在此時,皇宮內,一處南角高矗著樓,樓上並排八隻黃紗宮燈,樓下里外都點著燈,不過只有兩個侍女肅立在階前,其餘一片寂靜。
葉青站在了樓閣上,凝神看去,只見龍床呈現青色,這就是青制,不必多說。
而在地方處,裡亭裡氣數濃郁不散,絲絲白氣匯聚,又有灰黑,不過灰黑已不多了,這是年年轉化的土著。
而郡縣裡,絲絲赤氣縈繞,又有赤氣絲絲冒出,這赤氣越來越多,越來越濃,聚而不散,紅氣雲集,而黃氣加深。
七州彙集到首都,出現金黃色,其上更有青氣,令人望之生畏。
“土著同化,十五年就可完成,到時民間一色白氣,可謂眾志成城。”
“而有著拔苗助長計劃,就是這絲絲赤氣增長,整個社會日益發展,蒸蒸日上。”
“可以說,到現在,漢國已經完全不需要別的,就是時間積累,每過一年,都強大一分,我能獲得的氣數也擴大一分。”
“不知海對面的近況怎麼樣了……”
葉青登高而望,藉著秋冬交際的信風便利,將神識順風蔓延,越過海洋,抵達了對面。
日常訊息往來中已知道大概,但要真正目睹才能確定一些細節。進而把握平臺,葉青一向是奉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現在也是如此,此次著重觀看靈氣節點,特別是木德節點。
點點青色星光在信風中敞開,景象流過。
“一點青,一團青。”葉青眼中,在沿海七青州,州中間一團青,郡縣一點青。外面一圈濃郁金黃色,而仔細看,裡面又有白氣,白氣核心根根筆挺,這是修士,再外面又有細小白氣,又有點灰黑。不多,這就是民間了。
這就是傳統青脈勢力州,各地都已形成周期性禁伐、禁獵區,兌換所體系展開,單個凡人的任務貢獻有限,但聚合起來的效果很好。每個縣級兌換所都是一點青色星光,全州形成凡人(仙人以下)的信風,成天羅地網的細微補充。
兌換所釋出有關方面任務,雖沒有東荒新拓之地開拓面,難以讓普通軍民由臨時木牌的狩獵者進階到練氣層鐵牌、銅牌、銀牌、金牌甚至真人的玉牌。這就是傳統已開發成熟地區無奈了。
但農業社會的成熟,和工業社會的成熟不是一個概念。當地總有些森林,以及簡單的青木靈脈保養工作可以轉交給凡人軍民,以避免工業程序中靈木摧毀、林脈斷絕,發覺有規定問題,汙染,亂伐,都可上報兌換所。
還有許多工等待發掘,這目的是加快信風環流速度,更重要意義在於讓普通人都參與進來,由此讓青脈接入地氣,與信風產生均衡,不再飄渺雲霄,這是青脈仙道本身能否紮根地氣的關鍵一步。
本來靠青制在人道紮根綽綽有餘,還這需要時間,而這可以輔助。
這看最強勢的土德、火德、金德三脈就知道了,它們不但有著各自王朝制度,還有著大批凡間仙門附庸羽翼,相輔相成。
而對於凡人來說,給予相應的報酬,有功勳者可以兌換申請受到保護,兌換讓子孫獲得教育,甚至可以兌換在死後封神。
有極個別有天賦者,甚至兌換獲得修行機會,兌換獲得靈谷靈蔬配給。
當然誰都清楚,普通凡人的功勳積攢,幾十年到死也未必能成功,至於死後封神,這仙道世界裡神的功能非常弱,不過是家族或者地域保護靈,和朝廷舉人、仙門真人死後的靈池沒法比。
但這等於多了個慰藉和希望,配合下土轉生機會,能大大消減凡人死亡怨氣,減輕世界負擔。
更重要的是在單一的科舉外另闢了途徑,改變了傳統農業社會里‘自古華山一條路’的上升通道,不再是世家完全看血統,或仙門那樣完全看修行資質,而是可以靠普通家庭、普通人的努力來達成。
多元化的上升渠道,讓沉澱力量重新流動起來,是信風吹入人道的希望所在。
“不過就算這樣,在大批仙人,真人,修士配合,在青脈核心區,在諸侯配合的情況下,還是有絲絲灰黑。”
“這就是反對改革者。”
“我這改制六條,果是點到位了,要是沒有在重點優勢地區改革,而一下鋪開,這灰黑就可串連壯大,就算不能完全顛覆改制,也必會製造層出不窮的麻煩,而給外脈可乘之機。”
看著絲絲氣流圍繞一點青運轉,葉青才露出笑意:“現在運轉,有弊端直接可以發覺,就可形成體制,一旦形成體制,就可藉此擴大。”
“這是沿海七州,青脈傳統勢力範圍內,如此改易不為怪……要這點都辦不成,我這信風總督也太沒用了。”
葉青並無多少殊喜之色,對這部分是預料中,隨即目光隨信風深入,所見又是大大的不同。
只見數十點青氣之間,一道微弱,但清晰的信風就此形成,在東荒和沿海青區之間形成主脈迴圈,又在各州郡縣內形成更小迴圈。
“透過沿海七州建立起來的平臺,附近區域青脈仙門自發靠攏,形成一個個信風帶,仔細看這信風帶,其實就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