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選擇的迎戰地點是在蔡朝必經路上一片河灣,在下午兩三點鐘時,北風吹得漢軍赤底青龍旗幟烈烈作響,順著這風,他就自北面的一片丘陵越過來,居高臨下注視這片積雪覆蓋的戰場。%
慕平河在夏秋季節的水量很大,冬日枯水留下的河灘很寬,加上這段轉彎處河水較緩較淺,而使整個河面都冰凍起來,左右河灘與冰面加起來有三里,自丘陵下的河道轉彎處到它的一個轉彎處之間有十四五里,可以容下十萬大軍爭殺,陸遜相信這能夠讓漢軍主力的重武器發揮出威力……但對於自己剛剛只到一萬前鋒軍來說,這就太空曠了,容易讓敵人發揮兵力優勢,要守住並減免損失還是要花費些心思。
天氣晴朗,這片河道能見度很高,周圍都是密林,環境複雜,蔡朝軍還沒抵達,陸遜就派了上百個真人出去偵查,自己繞著預設戰場轉了一圈,根據反饋來的資訊,在手上隨手畫了草圖。
與別的漢軍將領不同,他時刻注意偽裝自己的軍力,所以需要時刻變化,就不太習慣臨時趕工製作精密沙盤……
當如果有現成製作好的也不錯,但經過剛才偵查,實際上整個方圓三十里的地形都已經在他腦海裡構建起來了,比任何沙盤都精細,畫草圖只是個啟發靈感的習慣。
漢軍大步在山腳的河灘與冰面上列陣,又帶著一些大車,將密林之間的三里地堵得嚴嚴實實,但仔細看去,軍陣與軍陣之間還是有過道,允許快速調兵或稍變陣,及弓弩箭陣的佈設——一萬漢軍中有五千是弩兵,大車都是給他們裝箭矢,漢軍傳統的重視火力集中。
陣前是防騎兵的拒馬,因內戰不好用火雷,於是陣後在山坡上壘起箭臺,上面安放雷弩炮當重武器……
含有火雷成分的雷弩箭被替換成一杆杆黑沉的鐵槍,據少府大匠說因此極限射程自十里降低到了七里……好吧,覆蓋了這片戰場的一半,其實是夠用了。
轟!
甲騎喧囂,蔡軍進入了戰場,旌旗搖動間稍判斷了下形勢,陸遜判斷著他們軍力,這批似只是前鋒,一萬人。
蔡軍旗幟下面是個中年武將,掃視著整個開闊戰場,應是明白這對自己的優勢,又似覺察到雷弩炮陣的遠端威脅,果是一股作氣就衝過來。
遠遠看去,密密麻麻的法術靈光閃動著加持,騎兵在緩慢加速,步兵跟在後面,維持著陣型一定疏密程度——既不太少影響衝擊力,又不太多增加受傷比例。
陸遜感覺對面的將軍還是有些戰爭頭腦,只不過……他收斂心思,在山坡上揮手:“弩炮準備!”
“衝過去——”那面有人喊著。
甲騎衝鋒。
“射!”
嘩嘩的大片鐵槍貫穿而下,最前面衝鋒的騎兵幾乎瞬間穿成血肉葫蘆,轟的冰面戳成了槍林,人仰馬翻,但畢竟不是能爆炸的雷弩箭,威懾效果差很多,許多步卒和弓弩兵越過這坑,甚至直接踩著人馬屍體過去,因相距已經不到五里,防箭陣型的疏散陣型稍收縮。
陸遜此時再度揮手:“射箭!”
這次是萬箭齊發,火尾箭在射到半程就噴出火焰,它有著助推設計,不是重火力爆炸設計,超遠射程讓這箭雨射了十輪,一下就讓敵軍的中流部位產生空檔,聽見對面有人喊:“真人團!”
“真人團!”陸遜這面也喊起來。
蔡軍這時脫節的前鋒和漢軍前陣步卒撞擊在一起,抵擋受阻一瞬產生收縮密集陣型,恰是大規模群體法術的最佳效果時,兩面真人全都投出雷法,或者升起屏障,攻防抵消間也讓陣勢變得糾纏複雜起來。
蔡軍前鋒軍旗幟下面,李將軍望了一眼對面山坡上敵人的主旗,箭雨而下,又收回目光:“讓弓箭手快點!”
這面催促著弓箭手成陣,射程上不如漢軍的火尾箭居高臨下,但勝在人多,很快靠近了距離列陣對射,傷亡都變得大起來……喊殺聲,血光,箭雨,刀鋒,槍林,戰馬的嘶鳴,一切混亂顛倒,匯合成血肉的磨盤。
“這樣傷亡在破滅異族城邦時怎可能出現?內戰限制就是麻煩……”
陸遜眯起眼睛,心都在滴血,忍住了詢問援兵方位的衝動,他相信陛下能及時趕到戰場。
一面,李將軍也皺了皺眉,他已經看到了這股漢軍實力非自己能吃下,不由回首:“王爺主力還有多久才到?”
嗚——
號角聲在他背後響起,皇家旗幟出現在戰場上,主帥加入讓三軍振奮高呼,兩側翼都繞向林中,吃準陸遜的兵力弱勢試圖包抄兩翼和後路,東荒統一道路上的兩面的死敵間,這場最後的戰爭剛剛拉開序幕。
蔡軍李將還是知兵,即便這片丘陵河道客觀來說還在蔡朝殖民區,地形算熟悉,但雙方除第一線激烈交戰,側翼都散出去真人和術師斥候,竭力清除戰場迷霧,並沒有因陸遜的糾纏遮擋就一葉障目不見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