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意把奉禮房,升級到廳,專門掌管祠田,全族戶籍,出生、婚姻、養老、葬禮,以及族學。”
“族內孩子都可免費獲得入學啟蒙,我的意思是除了啟蒙之學,還多學習些算術,這總歸有用處。”
“全族幾千人,孩子不少,這開支不小。”葉子凡聽了,覺得這是好事,又略皺起了眉。
別的事還罷了,這上學卻是負擔重。
“開支由祠田而出,我會撥田到祠田裡去。”
“而且完成啟蒙後,並不是都繼續入學,按照素質和學習成績分三等,給予務農、商坊、求學的路子。”
“少府房同樣提升到廳,登記全族的商業產業,協調保證各房商產順利繼承,幫助族人購買和建立商產,和官府打交道,而獲得某些豁免,要是族人拋售商產,在同樣條件下優先收購。”
“族學裡走商坊路子的,可先在少府廳安排下實習。”
葉子凡連連點首,凝神想著這些機構,就見著雨水越來越大,又轉臉問:“還有別的麼?”
“治宗廳,傳達族長的命令,監督族產,家法判決,按族規收取族銀——這也是必不可少。”
“務農、商坊、求學三條路子,都也有賞罰,求學考不上童生,年紀到了自然要退下來,不再獲得族內支援。”
“關鍵是其中一點,以後族內分主事、執事、錄事,稚丁四種。”
“族內子弟,可選擇自己願意加入的一塊,同時承擔自己義務和交納的族銀,具體數目,由族內商議,我大體上認為,農一商三相對適宜。”
“對族內毫無貢獻,自身也無成就,加入就是稚丁,稚丁無晉升權。”
“子弟能自己創業,在農得十畝田,在商能建一家小店,或者賺一百兩銀子,在學考取童生,都可成為錄事,有晉升權,晉升到族內執事。”
“錄事和執事,都有專門養老銀。”
“主事可由族長任命,但各廳執事必須是本廳出身,這是免除日後家主隨意安插人手,只會搜刮不會經營。”
“唯治宗廳族長可隨意安置。”
這話一落,只見族裡細小溪流,又起了變化,變成赤紅,略帶些黃,這赤紅和以前不同,充滿了生命力,葉青不由心裡一動——這是族運來日方長的跡象
葉青說這個,並非是虛妄,這在某個時空裡,是經過考驗的政策,完全照搬著成功的條款。
某朝初,有個的小族,祖父是前朝儒生,祖籍在靠近山西太原到河北這段上,按照預測,這家族0年內很窮,族氣灰白,朝夕不保,沒有出過秀才。
而有青色之神,奉命實驗,把這幾條體制點化給當時的族長,賜下“蓄田蓄產以固本,治學求仕以升格”十四字真言,並且給50兩銀子啟動資本
這個族長很興奮,拉著幾個族老商議後50兩銀子全買了地,為以後兒孫攢點家業,並且族裡人湊錢,請了先生教小孩
一晃三十年,族裡出了不少童生,但沒有秀才,族裡也沒有糾紛,還算和氣,在周圍十幾裡這族是出了名的團結
各自出去營生,辦了族學,有不少沒考中的都出去經商了,也有不少死在外地。
出去做生意,或得罪了人,被人整的破產,沒能把訊息傳到族裡就死在半路上,或者是被強盜搶了,流落在外。
也有不少紮下跟來有了盈利,走上了經商的路子,這些盈利的,一部分錢送回族裡,湊起來開了族學。
而青色之神點化之後第54年,一個族中弟子考中了秀才,沒能考中舉人,全族裡慶賀,遠在外地經商的族人也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