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青帝> 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夢(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五十五章 驚夢(上) (1 / 2)

一座三楹相連的小殿,只見屏風隔離,四周都是鑲了銅葉的大櫃,案几上堆得高高的都是文卷,滿是墨香,這就是內閣之地了。

如此權重,卻絲毫沒有奢華,若不是金黃氣息瀰漫,真和普通世家書房差不多了。

“我聞昔年秦制三十六郡,始皇帝每日閱讀的竹簡奏章都要以衡石量書,一石百二十斤按竹簡重量,就有三十八字,就算是三十萬字,始皇帝不可謂不勤政……現不用竹簡了,紙冊稱重更達兩百斤,這還僅僅文事。”賈詡起身捶著痠痛的腰背,很是嘆息。

丞相徐庶自文案中抬首,卻笑說:“準確來說最巔峰時四十餘郡……而後世與時進,至我朝一百零九個郡國,且今秋驛站訊盤網徹底完成,聯絡方便起來,又值今上登基的第一年,各地豈不有多多奏聞,以表忠心的道理?”

這是實在話,卻引燃了官署中氣氛,眾人直到午休,在專用食廳用餐時還在議論政務繁忙,許多老人都感慨再不復昔日士大夫悠閒,單看錶情都是壓力很大,仔細聽話音卻都是得意……

漢朝時本來是樸素的二餐制,就朝食、夕食,這是與早出晚歸的農耕作息習慣對應,所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就是如此。

但城市中用工量大,三餐制是更科學習慣,隨這幾年糧產漸復,上下資用充足,今上還是應王時就帶頭開始三餐制,上行下效,午餐也在洛陽城裡漸漸流行起來。

餐廳制卻是葉青自唐宋學來。

皇帝做了以下規定:“內閣佐天子,總百官,平庶政,及午,內膳至。”

事實上不僅僅是內閣,別的官員也在。

餐廳建立皇城南面,離官署很近一座舊殿改建而成,宰相有單獨雅室隔離,裡面餐桌都是按品級和年資聚在一起,年輕官員聽到關於政務繁忙的議論,再望見那些人,都面面相覷,有時暗笑。

或對於男人來說,忙碌於權力本就是痛並快樂著的事情,比最好藥物還能提振精力。

丞相徐庶和幾個內閣重臣眼下還不能去吃飯,先去面見太后,呈遞了全國年末統計賬簿,以及這個月後勤事宜的一些調整建議。

“司隸北面的河東郡已出現雪情,需要調集庫存衣物,防凍防災……”

在他們看去,只見珠簾後朦朦朧朧的一個窈窕人影,垂簾以示內外有別,議案是宦官用金盤呈遞進去。

何太后一身鸞服端坐,眉目端麗,眼神很專注每一行,她最近精熟了新的組織流程,看了一遍建議案覺得是小事,遂提硃筆在文首上批了已閱,就放回到金盤上,讓宦官傳回給外臣。

“這份統計賬簿哀家先留著,回頭再細看看……”

堂下的重臣們相視一眼,都心知肚明,太后秉政很是謹慎,基本上有點大事就會請示皇帝,這份肯定是轉呈清河郡無疑。

上月訊盤網在陳留郡的一箇中繼點出現問題,導致去清河郡的軍情必須繞遠路轉遞,前後僅僅差了一個時辰就被太后感覺出來,這個女人呵斥讓人至今記憶猶新,當夜就連下三道命令徹查該地。

自洛陽到清河郡的最短訊盤鏈路需透過十餘個節點,陳留郡在兗州北境,這分明懷疑是曹操動了手腳,因曹家勢力在兗州依然根深蒂固,朝廷在當地新任命的太守不敢動手,自許昌連夜增派過去一百術師團,第二日後查明是大風雪埋沒了當地驛站。

即便這樣真相明瞭,曹操還是解除了幾個月的閉門不出,上表中央,自請辭去兗州刺史一職。

洛陽朝野對這件事都是耳聞,都暗贊何太后的手段厲害,門閥世家本來因皇帝長期遠離中樞而生的小心思,卻潑了涼水一樣的熄滅。

政治手段本身不算什麼,何太后當年無兵無權,鬥爭了兩年就差點被董卓毒殺,這黑歷史洛陽人都知道。

但門閥世家最清楚這個女人現在的權力來自於誰,沒有哪個皇帝親征不擔心後方失控,這樣嚴密的訊盤體系,配合軍事調動體系,再有徐庶趙雲等人坐鎮洛陽,一心向著皇帝的太后居中主持,現在誰還敢翻出浪花?

而對各地方英豪來說,曾今雄主曹孟德都在一個女人面前認栽,更讓他們心有慼慼,再明確不過地意識到——只要應武帝存在一日,真龍的權威輻射都能鎮壓各地。

凡屬華夏之地,大勢已經盡歸於這新生的漢第三帝國。

洛陽的幾家民營報紙上,更是連篇累牘,深入報道驛站訊盤網升級意義:“……訊情和交通是帝國擴張的最大桎梏,原本驛站傳訊自南方最遠的交趾到洛陽需要一月,訊盤網十個時辰就至,天下自此太平矣……”

何太后有自己的小廚,不與外臣同食,葉青登基後,規定一日3餐,只見她說一聲“傳膳!”

這話就重重而出,不等回聲消失,一行穿戴齊整的太監抬著膳桌而來。

何太后見了,心裡一動,突問:“三位太后都用了麼?”

現在漢家有四位太后,其中就有劉備的母親,她很早就寡居,現在才算是苦盡甘來。

“娘娘,三位娘娘都已用過了。”

聽了這個,何太后才點首用餐,皇家用餐要擺譜,就是盤碗有個籤,上有菜名和廚師,這一是保證質量,追究方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