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58 兵臨柏林 (1 / 3)

波爾查打下伊利比亞半島所有的行政中心後,並沒有停止軍事行動,伊利比亞半島的戰爭則進入下一階段——剿滅游擊隊。

這一階段的戰事明顯讓波爾查更加頭疼,因為游擊隊擁有地利優勢,還有著民意支援。

大軍抵達的時候,游擊隊就會鑽入山溝溝裡潛伏起來,一旦軍隊追進去,即便是神槍手組成的山地部隊,也很容易被打黑槍!

雖說山林中的游擊戰,神槍手部隊一直處於優勢傷亡比。

但游擊隊的數量無窮無盡,神槍手部隊的數量確實有限的,波爾查不想讓自己麾下計程車兵,在游擊戰中傷亡過重!

為此,波爾查開始在伊利比亞半島,以卡洛斯四世的統治名義,制定地方連坐制度。

各地地區要組建自己的民兵隊伍,攻擊游擊隊或提供游擊隊的訊息。

一旦某一地區出現游擊隊襲擊法蘭西軍團的惡性事件,這一地區所有人都會遭到連坐制度的懲罰。

輕則送入勞務所改造,直接押送到有軍隊駐守的大城市,乃至法蘭西本土。

情節嚴重者,當場槍斃!

想要躲避懲罰,很容易。

供出游擊隊的藏身地,幫助法蘭西軍團剿滅游擊隊即可。

波爾查的戰略意圖很簡單,用強權和屠殺,強行拉開民眾與游擊隊之間的聯絡。

游擊隊在大軍抵達的時候,能鑽入山林中躲避,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普通平民,總不能丟棄自己的家當吧。

沒有土地,沒有房屋,他們怎麼獲得溫飽?

游擊隊能存活下來,無非就是兩種方式。

在山溝溝裡開闢出大片農田,建立一套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模式。

彈藥可以從外部獲得補給,而且彈藥這東西,不打仗的話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游擊隊主要戰鬥都是小規模的,依靠外部提供的彈藥足以支撐。

但糧食這東西確實消耗大戶,游擊隊規模越大,對糧食的依賴越高!

人一天不吃飯,就餓得慌啊!

縱觀人類歷史,絕大多數游擊隊被剿滅,其實都是因為糧食短缺的問題。

自給自足的模式波爾查自然不會提供,山林中適合大面積種植糧食的土地本就不多,早就被波爾查帶著大軍掃過了。

羅馬近衛軍大部隊行動的時候,除了那種真的頭鐵的游擊隊外,一般都會避開。

畢竟連正規軍都不是羅馬近衛軍的對手,游擊隊正面硬上跟送死有啥區別?

游擊隊要是有這個膽子,早就死在與羅馬近衛軍正面交鋒的戰場上了。

所以,波爾查完全可以命令麾下軍隊,趕著農忙的時候進山掃蕩,將游擊隊自己的勞動成果徹底摧毀。

如此一來,即便游擊隊有少量農作物,也不可能填飽自己的肚子,只能依靠當地民眾的支援。

而連坐制度一出,游擊隊除非不動手,否則必然會牽連當地民眾。

當地民眾組成的地方民兵保衛團,為了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任由游擊隊在自家轄區進攻外國侵略者,否則就是全家遭殃!

至於那種想要把一個地區的所有人拉下水的游擊隊,往往會在襲擊過後,立刻被當地民兵找出藏身點,在法蘭西軍團的威壓下,跟游擊隊死磕來贖罪。

最開始,還有不少地方民兵組織,跟游擊隊穿一條褲子,但是當波爾查帶兵清洗了幾十座鄉村後,就再也沒有腦子不清醒的民族主義者了……

為何人類歷史上,侵略者都喜歡用屠殺震懾被征服的民族?

就是因為這種方式簡單高效!

連後面有著反法同盟支援的西班牙游擊隊和葡萄牙游擊隊,都被波爾查的這一套掃蕩加連坐制度給弄得苦不堪言。

短短一兩個月的功夫,很多游擊隊成員就受不了了,他們不是被打敗的,而是被飢餓折磨的主動出山,丟掉武器融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