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亞歷山大一世提出的停戰條件。”
維也納皇宮中,剛從溫柔鄉鑽出來的李維,從外交大臣那裡接過俄羅斯帝國的停戰文書。
當然,李維更喜歡稱之為投降條款。
李維知道,既然外交大臣會將這份檔案交給自己審閱,說明俄羅斯帝國在大的方向上已經妥協。
比如說,永久性讓出莫斯科地區的控制權!
李維也不是咄咄逼人之輩(主要是沒有那麼多行政官員控制太多地盤),只要亞歷山大一世願意交出俄羅斯帝國的歐洲部分,李維是允許俄羅斯帝國繼續存在的。
哦對了,是以俄羅斯王國的方式,沙皇這個稱號也要降格為國王,承認羅馬帝國為宗主國。
俄羅斯帝國實在是太大了,李維不可能真的跑到西伯利亞地區乃至更北方,接近北極圈的部分,去追擊耐寒的俄羅斯民族。
“嗯?
亞歷山大一世,想要遷移所有的俄羅斯民族?”
看到一半的時候,李維語氣略顯不滿的問道。
“陛下,俄羅斯人要遷徙到西伯利亞地區和中亞地區,勢必需要擁有足夠的主體民族,才能確保自身的統治地位,這一條款亞歷山大一世和支援他的杜馬貴族們,無論如何也不會退讓。”
“遷徙俄羅斯民族沒關係,但不能遷徙我們已經控制的地區中的俄羅斯民族,告訴亞歷山大一世,如果他同意這一條的話,這份停戰條款我就會簽字。
讓亞歷山大一世和他的追隨者們,帶走他們莊園中所有的農奴和自由民,已經是我對俄羅斯人最大的仁慈。”
“遵命,陛下。”
李維的意志很快透過快馬傳入莫斯科中,此時雙方前線基本已經因為寒冬熄火,所以邊界線變動幅度很小。
面對李維的要求,亞歷山大一世和支援他的杜馬貴族議會,僅僅討論了一天就同意。
隨著北歐最後一個國家瑞典王國投降,此時的歐羅巴大陸上已經沒有國家繼續與羅馬帝國作戰,俄羅斯帝國完全處於必敗無疑的孤身作戰困境中。
當然,那些沒有被羅馬帝國佔領的島國例外,歐羅巴的島國也是第五次反法同盟中,唯一還在堅決與羅馬帝國維持戰爭狀態的國家。
只是除了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外,其餘島國根本不會被拿到羅馬帝國的內閣會議上討論。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好歹還有能力在羅馬帝國漫長的邊境線,實施區域性登陸作戰,讓羅馬帝國的軍隊疲於奔命,其他的島國,連登陸的條件都不具備,自然不會被羅馬帝國放在眼裡。
若不是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皇家海軍的庇佑,那些地中海島國早就被羅馬帝國踏平了。
羅馬近衛軍只需要一個營,就能攻佔馬耳他,只需要一個團,就能讓西西里島上的西西里王國滅亡。
這些島國眼裡所謂的主權國家,在李維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此時的羅馬帝國,比起李維上輩子的拿破崙帝國,強出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在對歐洲地盤的控制上,李維上輩子的拿破崙帝國,並沒有對普魯士和奧地利這種歐陸列強實施全面佔領,並滅亡列強的根基。
而是以拿破崙帝國盟友國家的形勢存在。
反觀這個平行世界的羅馬帝國,那些國家連王冠都扣在李維的腦袋上,比起直轄領地也就在名義上有些許差距罷了。
整個羅馬帝國都依賴著絕對忠於李維的官僚集團控制著。
這也是李維發現打完俄羅斯帝國後,擴張動力不足的原因。
行政點化名額不夠了!
這就是為何李維允許亞歷山大一世繼續存在,以附庸國的形勢統御沒有多少人口的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原因。
當然,現在的中亞還沒有被俄羅斯徹底吞併,亞歷山大一世想要在中亞站穩,還需要不少時間去侵略。
這也是亞歷山大一世需要遷徙大量俄羅斯民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