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曹家世受皇恩,怎麼能在這時候逃走?
此時正是報效聖上,為國盡忠之時!
只要擊退了英吉利蠻夷,我們可就立了大功了!”
“大人,那些旗人主子都逃走了,我們在這裡立下功勞的話,恐怕並不是什麼幸事。
廣東城裡的旗人主子如何顛倒是非黑白的手段,大人要謹慎提防啊。”
曹興聽後神色一愣,沉吟片刻道:
“不行,虎門炮臺一旦失守,你我同樣吃不了兜子走,並且我不能對不起聖上的栽培,我們曹家能有今日,難道不該感謝朝廷麼?”
“大人啊。
旗人主子都跑了,這天下是旗人的天下,我們漢人只是奴才,犯不著在這裡拼命啊。
打贏了功勞未必能分到大人頭上,打輸了我們背後的曹家恐怕都會受到牽連。”
“哼!
英吉利蠻夷只不過仗著火炮之利,上了岸後,我們擁有虎門炮臺,並且兵力也不少,何懼之有?
這世間自有公道,我就不信打贏了這場戰鬥,上面那些旗人老爺一點功勞都不分潤下來。
我相信聖上的英明慧眼!”
“大人……”
“我意已決,不必再勸,你去糾集所有正兵,我要陣前點兵!”
在曹興忙著接管那些被拋棄的綠營兵時,肯德基上校已經坐上了小舢板,負手而立站在船頭,背後則是身穿紅衣白褲,頭戴三角帽的白人士兵,賣力划著船槳向岸邊靠過去。
由於肯德基上校帶領的不是正規的‘中央軍’,所以軍帽仍然是上個世紀的傳統三角帽。
如今,隨著李維在歐洲大陸上連戰連捷,三角軍帽早就被淘汰了。
沒有太多側邊遮擋視線的高筒軍帽漸漸流行起來。
這種軍帽最開始盛行於擲彈兵,後來逐漸變得華麗後,就在各國正規軍中流行開。
而三角軍帽,則淪為二線部隊和殖民地軍隊的標配。
也就是說,這個時代歐洲軍隊的歧視鏈,是高筒軍帽鄙視三角軍帽……
當然,也有不遵守這種歐洲傳統的國家,比如說被歐陸各國視為土包子的美利堅合眾國,正規軍仍然堅持著三角軍帽(主要是因為沒有錢換裝!)……
在排隊槍斃的戰場上,線列步兵使用三角軍帽還湊合,但想要投彈的話,肯定需要佩戴沒有多少邊角的高筒軍帽,否則很容易在擲彈的時候傷人傷己。
肯德基上校很清楚那些印度兵的德性,這場戰鬥對肯德基上校乃至整個遠征軍來說都至關重要,只許勝不許敗!
否則,首戰落敗的話,倫敦政府就要重新評估遠東帝國的軍事實力,到時候這場勞民傷財(勞的是印度民眾,傷的是印度人民的財富)的遠征,就未必能繼續下去了。
說白了,倫敦政府發動這次遠東戰爭,只是想要撈上一大筆,再增加一個鉅額財源,讓滿清朝廷放棄高額關稅,多開通商口岸,讓正在工業革命中大步前進的英國商品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傾銷地!
隨著英倫三島的工業革命時間越來越長,生產力剩餘漸漸成了問題。
英國的資本家很顯然不會狠心削減產能,他們只會拿著放大鏡,不斷在世界地圖上尋找新的商品傾銷地。
當然,導致英國商品生產力過剩的另一大原因,還在於李維政府在歐洲大陸上的一連串勝利。
暴君李維對倫敦政府可不會客氣,雙方雖然已經是和平狀態,沒有進行貿易封鎖,但李維政府一直以貿易保護為由,對英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讓英國商品在李維政府控制下的羅馬帝國境內,毫無競爭力可言!
現如今,英國商品在歐洲大陸上,只能賣給俄羅斯帝國和北歐小國。
連同樣在進行工業革命的普魯士王國,都不需要英國商品。
而一直很窮的俄羅斯帝國,與英國交易的方式停留在以物換物上,用俄羅斯帝國的糧食換取英國商品,而不是真金白銀!
所以,英國政府在俄羅斯帝國根本無法進行商品傾銷,遍地農奴的俄羅斯帝國也沒有什麼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