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18世紀全面戰爭> 279 第二次反法聯盟崩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79 第二次反法聯盟崩解 (2 / 3)

奧地利帝國供應沙皇俄國火槍彈藥等基本武器,沙皇俄國則用大量的農產品來換取。

可以說,雙方各取所需。

沙皇俄國除了大城市外,廣袤的領土仍然停留在原始農業生產中,再加上農奴對糧食的低消耗力,讓沙皇俄國一直是歐洲的主要農產品出口國。

恰恰相反的是,奧地利帝國是非常注重工業改革的君主制保守國家,國內人口稠密,工業成品是奧地利帝國對外貿易的主要盈利點。

萊茵同盟成立後,很多投降的邦國和城市統治階層都沒有遭到法軍的清洗和替換,而是要求他們進入巴黎覲見偉大的法蘭西皇帝。

這個條件從法理上講無可厚非,畢竟萊茵同盟的宗主國就是法蘭西帝國!

只是,很多邦國的統治者都沒有返回萊茵同盟,而是躲避在維也納或者柏林等中歐大城市,等待機會。

這裡面就包括教皇庇護七世。

停戰條約簽署後,撒丁王國的皮埃蒙特地區被割讓給法蘭西帝國,法蘭西帝國在皮埃蒙特地區成立了一個新大區。

義大利半島則被法蘭西帝國合併為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王國,除了西西里島上的西西里王國沒有被法軍佔領外,其他地區都被納入到義大利王國的版圖中。

義大利在李維的手中,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義大利王國的國王是一名投靠法蘭西帝國的托斯卡納大貴族。

在法蘭西國防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義大利地區的頂層貴族群體不出意外的產生了叛徒,而這種身份高貴的叛徒理所當然的被李維政府當成典型對待,新成立的義大利王國就是給這些榜樣安排位置的。

當然,他們在上任之前,都必須到巴黎跟李維見上一面。

李維不求義大利王國的軍隊能幫助自己打仗,李維也不敢讓自己的軍隊成為義大利軍隊的盟軍!

李維只要保證義大利王國的軍隊能維持義大利本土的穩定即可。

這段時日駐留義大利地區的義大利軍團可是被游擊隊弄的苦不堪言。

最可惡的是,這些游擊隊並不是底層的大多數人組成,法軍還不能放開手腳執行‘三光政策’,否則游擊隊只會越打越多。

這是促成李維沒有直接吞併義大利地區,而是成立義大利王國的主要因素。

李維不可能長期在義大利地區駐留大量的軍隊,三萬人的義大利軍團分散到義大利半島根本形不成野外作戰叢集,一旦跟奧地利帝國再次開戰,只會被逐個剿滅。

所以,還不如成立一個附庸國性質的義大利王國,幫著自己管理義大利人,而義大利軍團只需要佈置在義大利王國北部邊境線一帶,看著奧地利帝國的軍隊即可。

至於撒丁軍團,由於皮埃蒙特地區直接被法蘭西帝國吞併為本土,所以撒丁軍團只能留在皮埃蒙特地區慢慢清剿人數不算多的游擊隊,估計數年之內是沒辦法動用了……

游擊隊和治安戰問題,是制約李維擴張的最大障礙,不是說法蘭西國防軍打不過游擊隊,而是游擊隊從來不跟法蘭西國防軍面對面硬幹,雙方與其說是對戰,不如說是在捉迷藏。

這就是為何法蘭西國防軍跟游擊隊對戰的時候,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地方的財富卻在穩步下降。

那些游擊隊最擅長的就是攻擊薄弱點,然後掠奪加破壞!

除非法蘭西國防軍只駐紮在城市和交通要點,否則根本無法杜絕這種情況。

但那麼做又會讓廣大的鄉鎮地帶處於無政府狀態,頂多外包出去,讓當地人管理當地人……

天知道當地人會不會跟游擊隊勾結在一起?

所以正規軍駐紮城市和交通要點的治安方式,只能用一時卻不能長期使用,否則只會助長游擊隊的囂張氣焰。

想要徹底鎮壓游擊隊,只能把正規軍派遣出去,透過各種方式跟游擊隊玩躲貓貓遊戲,慢慢抓或者圍追堵截,把游擊隊趕入深山老林,困上一段時間,早晚能餓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