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伊首相聽到卡洛斯四世的控訴絲毫不感覺意外,如果不是李維加了這一條,法蘭西和西班牙的停戰協議早就在巴黎簽署了。
西班牙王國此時也算是被李維打醒了,連普奧聯軍都敗退,他們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在反法同盟中堅持?
普魯士的本土遠離法蘭西共和國,不用擔心李維會打到柏林,除非李維跟整個歐洲宣戰。
而奧地利的本土更加遙遠,在神聖羅馬帝國中還有強大的號召力,這次反法戰爭中,奧地利雖然代表神聖羅馬帝國參戰,但實際上神聖羅馬帝國中有大半邦國都沒有派兵,小半邦國連政治上都沒有表明立場。
可以說,神聖羅馬帝國派出來的軍隊只是奧地利主力加上一些德意志邦國傭兵罷了。
這與跟整個神聖羅馬帝國作戰是完全兩個概念。
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不願意參戰,但不代表他們的戰鬥力弱,恰恰相反,中歐很多邦國都跟上了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腳步,國內富庶百姓安居樂業,保家衛國的信念也十分堅定。
沒有民族主義不代表沒有愛國情懷。
當然,這個時代的愛國情懷一般都跟忠君思想繫結,所以比起後來的愛國情懷能差不少。
維也納和柏林都不用擔心法蘭西的軍事威脅,自然可以繼續蓄力準備戰爭,但西班牙王國卻沒有這個本錢。
第一次馬德里失陷李維的黑龍軍團就打垮了西班牙人的脊樑柱,連高傲的路易莎王后都開始‘認清現實’。
這次法蘭西王國陸軍的覆滅,更是把西班牙王國中最能打的部隊嚇得狼狽狂奔,連跟法蘭西國防軍照面的機會都不給……
這兩次‘驚嚇’已經足以讓西班牙內閣明白他們沒有跟法蘭西作戰的能力。
繼續站在反法聯盟中純粹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誰也不想馬德里首都再一次被法軍攻破!
即便現在馬德里城還沒有從戰爭創傷中恢復過來,即便被攻破也沒多少財富可以損失,但政治上的損失卻是不可計量的,尤其是對卡洛斯四世的王室威望和馬德里內閣政府執政能力的打擊。
現在李維給出的軍事同盟條款,已經被戈多伊首相為首的馬德里政府看作救命稻草。
沒有北面的法蘭西軍事威脅,西班牙王國才能真正的安穩下來。
即便是得罪反法聯盟成員國也沒關係,畢竟現在反法聯盟中的國家,除了英國佬外,誰也夠不到西班牙王國本土。
而英國佬那支在歐洲大國眼裡的袖珍陸軍,打一打殖民地戰爭還行,想要打歐陸戰爭還是洗洗睡吧。
要是英國佬大規模擴編陸軍,全歐洲的大國都會彈冠相慶,因為英國的財力不足以同時支撐大海軍和大陸軍的雙強政策,英國人真要是有那份財力,早就加入歐洲爭霸戰了。
一旦英國人大規模擴編陸軍,必然會導致海軍分配到的利益縮水,海軍可是吃金大戶,沒有足夠的軍費預算,別說是建造新艦了,連老艦的維護經費都捉襟見肘。
畢竟英國人的海軍戰艦實在是太多了!
沒有英國皇家海軍,英國的日不落殖民地怎麼維持?
所以,只要倫敦政府不是遇到滅國危機,基本上不會大規模擴編陸軍。
至於一戰和二戰時期英國陸軍擴編,那是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飛躍,即便如此,當時的英國陸軍在歐洲戰場上也不算強大,還需要大量的殖民地兵源來充數。
一戰和二戰的英國陸軍很多士兵都是印度阿三擔任的,廣闊的殖民地給英國政府帶來了大量合格兵源,同時也拉低了英國陸軍的整體戰力平均水平……
正因如此,西班牙王國內閣政府普遍認為,只要打消了法蘭西政府的敵意,西班牙王國就可以繼續悠哉悠哉的過日子了。
即便西班牙王室需要一場戰爭的勝利來提升自身威望,也可以調遣剛剛經過戰爭磨練的八萬陸軍,去打國小民弱的葡萄牙王國,完成西班牙半島的統一!
當然,在說出這個計劃前,戈多伊首相要先弄明白自家國王和王后是否有這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