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7 聲望提升 (1 / 3)

“這是法蘭西民族的一次偉大勝利,在英明神武的首席執政官李維大人的領導下,我們的軍隊以少勝多,成功擊退了反法聯盟的普奧聯軍,只要李維大人一直領導我們,外國侵略者永遠別想踏入巴黎城內……”

巴黎街頭上,隸屬於宣傳部的文員在街頭賣力的演講著波爾查取得的勝利,這是李維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普通平民大多數都是文盲,也沒有錢去買報紙(飯都吃不飽,哪有餘錢?),所以特意下令讓宣傳部門簡單培訓出一批人,專門在法蘭西控制區的大城市中,宣傳‘李維的偉大’。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手段,法蘭西大革命期間,那些在野政黨分子最喜歡做的就是街頭演講。

不過方法不在於是否老套,只要好用就行,李維是一個純粹的實用主義者,既然街頭演講被法蘭西革命分子證實好用,他自然不介意讓宣傳部門拿過來使用。

比起還要擔心被城市警察逮捕的街頭政治家們,宣傳部門的人員演講沒有任何顧忌,幾乎所有能快速聚攏人群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

李維的內閣中,原本看似不起眼的宣傳部門因為政治宣傳的需要,人員配置正日益擴大,儼然成為內閣十幾個部門中名列第一序列的部門。

來自21世紀的李維效仿的是自己上輩子的政治制度,所以李維設定的內閣遠比18世紀其他國家的內閣要複雜得多,並且很多看起來不起眼,不算重要的部門,都提升成為獨立的內閣部門。

所以,李維內閣中十幾個部門在法律層次上,地位是相同的,而不是如同其他國家那般,內閣只有幾個重要的大臣,剩餘的部門都是附屬機構。

李維的內閣分工更加詳細明確一些,這自然使得李維政府中的高階官員的數量也多出許多。

政府複雜化理論上是有利於提升政府效率的,但考慮到這個時代稚嫩的監管體制,高階官員的數量越多往往意味著頂層貪官的群體越龐大!

古往今來都有一個不變的定理,官員的職權越重越高,貪汙的數額越是巨大,並且能管治他的人越少!

甚至到了一定級別後,普通的監管部門已經沒有權力去審查對方,甚至還要受到對方的官位掣肘。

當然,當官到了一定級別後,即便你貪汙落網,那些高層官員為了維護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不可能把落網的同僚老底子都公開出去。

說白了,當官的人哪一個屁股下面不是一堆錢?

套路都公開出去的話,老百姓豈不是就學會了對號入座?

因此,最後被公開的一般都是負責掩人耳目的一部分,甚至乾脆就淡化處理,完全不對下層民眾公開。

這是很正常的人性,就連平民百姓還知道家醜不可外揚呢!

不過對中低層官員來說,就沒有這種遮護的必要了,並且中低層官員的貪腐往往很容易被老百姓親身目睹,遮護的話反倒有著掩耳盜鈴的反效果,乾脆全都公開出去,還能彰顯出大國風範。

由於官階差距太大,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會跟國家高層官員對號入座,那些真正掌控國家的統治階級也不會讓自己的名譽受損。

貪腐問題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無論是古代還是21世紀,都有不少人認定當官就是為了撈錢。

自然而然的,李維政府中的貪腐問題也一直存在,哪怕是被行政點化的官員,對於下屬們主動送上來的禮物,只要對方的要求不危害到國家利益,也不會全部回絕。

連被行政點化的官員都這樣,更何況是沒有被行政點化的官員?

李維為此還在內閣專門成立的監察部,用來處理貪官問題。

只不過監察部成立時間不長,並且李維現在的政治核心是戰爭,所以監察部的觸手還沒有遍及法蘭西,只是在幾個原本李維佔領過的大城市和巴黎開始運作。

為了杜絕監察部的內部腐敗問題,李維在監察部裡安放的官員全都被行政點化,只有最底層幹活的公務員沒有行政點化。

古往今來,普通公職人員的權力都小的可憐,最多也就為難一下老百姓,剩下的權力他們都碰不得,否則隨便一個舉報就能讓公務員下崗。

畢竟在官僚機構眼裡,公務員就是他們的奴僕,老百姓是官僚階級的羊群,奴僕膽敢去私自薅羊毛,當主人的官僚能饒得了麼?

公務員在平民百姓面前耍一耍‘官威’沒問題,但真要是涉及到切實利益了,除非沒人揭發,否則都得被上級官僚拿出來當典型處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