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轉炮口!不要擔心誤傷!”
負責指揮炮兵的近衛步兵軍官,揮舞著指揮刀滿臉瘋狂的吶喊道。
在近衛步兵們充沛的體能下,沉重的火炮以普魯士衝鋒騎兵無法想象的速度完成了集體轉向!
這可不是一兩門火炮,而是上百門火炮完成轉向!
不過,由於普魯士衝鋒騎兵選擇從炮兵陣地的側翼衝殺而來,火炮前後移動太過遲緩,所以火炮只來得及調轉炮口,這時候如果射擊,前排的炮兵很容易被後排炮兵的霰彈誤傷殺死!
當然,近衛步兵們不在乎!
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生命獻給李維大人,只求勝利!
只有那些相對而言比較輕便的臼炮炮手,有時間抬著臼炮避開那些野戰炮霰彈的噴射區域,並且臼炮的拋物線射擊方式,也可以保證他們在後面開炮不會傷到前面兼職野戰炮炮手的近衛步兵。
帶著普魯士大隊衝鋒騎兵,一馬當先的那名普魯士將軍,看到對面的黑龍軍團炮兵和那些步兵一樣,沒有一人後退乃至驚慌失措後,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厲色。
“上帝與我們同在!
普魯士萬歲!!!”
一名將軍帶著騎兵衝鋒,讓這些普魯士衝鋒騎兵計程車氣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達到了巔峰,即便前面是成片的黑色炮口,他們仍然面色堅毅,充分展示了一名真正的普魯士軍人應有的榮譽感。
普魯士衝鋒騎兵開始了最後的提速衝刺,豎起的長矛開始緩緩放平,最後一個波次的衝鋒騎兵並沒有裝備長矛,而是將手中的馬刀斜向上舉起。
馬蹄聲震懾著大地,已經調轉炮口完成霰彈裝填的近衛步兵,甚至可以感覺到腳下大地傳來的顫抖!
然而,這些近衛步兵臉上的表情十分平靜,動作嚴謹的開始點燃自己身上的火繩,準備在最後的時刻引燃自己背後的炸藥包。
自從卡爾利用自爆戰術擊敗數十萬救國革命軍的進攻後,黑龍軍團中就開始流行起來給近衛步兵背上大當量炸藥包的‘習俗’。
甚至連中低階軍官都會這麼做!
只有不會上戰場的高階將官才不會給自己身上揹負危險的炸藥包。
能在死亡率超高的黑龍軍團中晉升軍官的存在,或許不是名將種子,但至少比多數普通人具備軍事才能,尤其是晉升到需要腦子的高階將官,更是黑龍軍團的寶貴財富。
法蘭西國防軍的整編,除了原本法蘭西中比較出名的軍官被李維留用之外,大多數軍官都是從原黑龍軍團中提拔上來的。
基層軍官的要求不高,只要足夠勇敢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即可,這種條件幾乎每一個參加過戰鬥的黑龍軍團近衛步兵都可以滿足。
所以李維從不缺少基層軍官,而中層軍官一般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但他們獨自承擔的作戰任務都不會太繁雜,所以對軍官知識水平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熟讀李維令陸軍部下發的步兵戰術操典,就可以勝任。
只有高階將官,對李維來說才是真正的稀缺人才,所以李維三令五申讓黑龍軍團中的高階將官,儘可能保全自己,不要輕易去前線。
好在,法蘭西國防軍整編之中,有大量的原救國革命軍軍官加入訓練,讓李維解決了缺少中高階軍官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督政府可謂是幫李維解決了不少問題。
“開炮!”
最前面的野戰炮率先射出成片的霰彈,一馬當先的普魯士將軍被自己的衛兵牢牢護在身後,成梯次的牆式衝鋒中,第一排衝鋒騎兵頓時出現了數個人仰馬翻的缺口。
緊接著,第二批第三批……以此類推,一門門野戰炮接力棒一般射出呈扇形區域的霰彈,而最開始一馬當先的普魯士騎兵將軍,此時已經退到第二個牆式衝鋒波次中。
與此同時,第一個牆式衝鋒波次的衝鋒騎兵佇列,被接連不斷的霰彈射擊徹底打散,第一波次的衝鋒騎兵只剩下零散的少數幸運兒,不得不調轉馬頭從兩側繞出戰鬥區域。
在跑路過程中,這少數幸運兒還被近衛步兵兼職的炮兵用火槍射下來數人。
普魯士衝鋒騎兵的將軍看到自己麾下的第一波次沒等接敵就被大炮轟散架後,神色一驚,連忙壓制自己的速度,慢慢退入到後面的第三波次,也是最後一個波次之中。
而這時候已經開始最後衝刺的衝鋒騎兵,大部分人都沒有看到他們的將軍迅速蛻化成一個膽小鬼,衝鋒騎兵們正全神貫注的將注意力放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