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爾瓦,上面任命法提斯為特派員的文書已經下來了,用不了幾天法提斯的人就會全部撤離魯昂市。
你是眾多將軍中,對革命最忠心的那一位,我看好你,只要能保住魯昂市不淪陷,你將會得到巴黎救國委員會的重用。
到時候,無論是兵源還是軍火,都會無償提供給你!
作為一顆至關重要的釘子,你將會得到你想要的任何支援。”
泰勒特派員此時正對著一臉大鬍子的沙爾瓦語重心長的鼓勵道。
沙爾瓦就是泰勒特派員挑選的,在法提斯離開後接替他位置的人,統領所有聚集在這裡的反抗武裝力量的‘總司令’。
雖說泰勒特派員可以直接擔任這個職務,他有巴黎中央的任命,不會遭到下面各路‘將軍’的反對,但泰勒特派員自己的斤兩還是很清楚的。
讓他決定戰略上的打和守沒問題,讓他去具體指揮軍隊,泰勒就抓瞎了。
其實,管好一支軍隊最重要的不是調遣這支軍隊去哪裡打誰,而是安排好這支軍隊的各種消耗,明白下面的軍官和士兵想要什麼,該怎樣做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作戰的勇氣。
同時,要保證麾下軍隊不會出現各種內亂矛盾,井然有序。
這些繁雜的事務看起來不難,做起來足以讓非專業人士不知從何做起。
光是如何樹立自己在軍隊中的個人威望,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也是為何前線軍隊,最忌諱臨陣換將的原因。
而被法提斯以雅各賓大義名分聚攏起來的各路游擊隊武裝,其中大部分首領都自命為將軍,巴黎的雅各賓救國委員會雖然沒有正式承認,但現在需要用到他們,也沒有反對這種不符合流程的將軍任命。
乾脆來了一個眼不見為淨。
親身來到這裡的泰勒特派員,更是對那些游擊隊和反抗勢力的首領一口一個將軍,叫的十分親熱,讓他迅速在成分複雜的游擊隊反抗勢力中開啟局面。
經過深入瞭解後,泰勒選定了麾下兵力較多,同時沒有被李維政權俘虜過,也沒有在李維政權佔領區當過官員,參加了雅各賓俱樂部的沙爾瓦作為法提斯的接班人。
巴黎革命政府雖然不明白為何李維能成功策反那麼多‘革命幹部’,但他們不明白緣由,還不會做排除法麼?
將那些背叛革命投靠李維的人員事例總結出來,就會發現共同點。
背叛革命的人員不是被李維的人抓到過,就是曾經在李維政權中當過官,或者為李維政權做過事。
後者最開始被巴黎革命政權當作滲透李維政權的一種手段,結果爬到一定地位後,都雞飛蛋打,派過去的革命精英全都背叛了革命!
如此排除下來,巴黎革命政府那面也算是摸到了一些規律,這也是法提斯被懷疑的根本原因。
因此,平平無奇,只因為底子乾淨,槍桿子不算少,還自願加入雅各賓俱樂部,沙爾瓦就幸運的成為了法提斯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