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卡爾在戰報中也不是將神槍手批判得一無是處,即便他明確指出,這次作戰中近衛步兵之所以損失很高,那是因為神槍手全程都在打醬油……哦不,是做輔助兵種,根本沒有衝殺在第一線。
尤其是在雙方刺刀肉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時候,神槍手沒辦法盡情發揮他們的槍法,變成了只能用於守衛外圍和後陣的‘雞肋’。
但是,卡爾特別誇獎了神槍手在攔截側翼迂迴敵軍軍團中做出的貢獻。
尤其是選擇複雜的叢林地形,以絕對劣勢的兵力將四個軍團的先頭部隊輕鬆擊潰,抓捕到數量比他們本部還多的戰俘!
這是神槍手在多場戰役中,唯一出彩的地方。
因此,卡爾提議,將神槍手編為專門的山地和叢林部隊使用,正面戰場只需要少量配置,給近衛步兵當輔助兵種即可。
李維看過卡爾的戰報後,不禁感慨:
“果然,每一段歷史上的弄潮兒都不是白痴,散兵、輕步兵、獵兵等等注重槍法計程車兵,在排隊槍斃時代一直充當著輔助兵種的地位,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這個時代的火槍效能缺陷太大了,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就一百多米,而這個有效射程內還沒辦法精準擊中對手,哪怕是神槍手也不行。
一百米的距離,一個普通男性百米衝刺需要多長時間?
能給滑膛槍幾次開火的機會?
沒有密集的線列方陣,單靠散兵線,神槍手能扛得住多少人的刺刀衝殺?
可是,如果讓神槍手組成密集線列方陣的話,他們必然要面對刺刀肉搏戰,還不如使用近衛步兵來的划算。
而使用前裝線膛槍,有效射程也就提升了一倍左右,但射速卻下降足足三四倍,射速的下降足以彌補敵人衝鋒奔跑時多浪費的時間了……
這又是一個無解的迴圈。
難怪這個時代無論是哪個歐洲強國,對散兵的建設都不如對線列步兵重視,不是他們忽略了散兵的重要性,而是這個時代火槍的效能決定了散兵終歸是無法承擔主力作戰任務的兵種。
當年美利堅獨立戰爭中,美國大陸軍的散兵作戰取得不俗的成果,是跟美國大陸軍在正面作戰中屢戰屢敗的戰績對比出來的。
若是游擊隊散兵戰術真的那麼牛批,美利堅大陸軍也不需要法蘭西賣血救國了……
更何況,線列步兵偶爾也可以客串散兵使用,但散兵客串線列步兵卻比較困難,畢竟線列步兵的佇列要求和士氣要求太高了。
在我的黑龍軍團中,士氣要求倒是可以無視,佇列的話,神槍手也不算太弱,能達到此時歐洲強國普通正規軍的標準。
可是,近衛步兵在這方面比神槍手更強,我為何要用神槍手呢?
無論是卡爾還是波爾查等上校的報告,都強調了這次對戰中近衛步兵的輝煌戰績。
說白了,如果沒有近衛步兵頂在前面,神槍手根本沒有多少發揮他們槍法的機會!
光靠射擊,敵人士兵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一直站著挨槍子,他們不敢衝鋒,還不會找地方躲避子彈嗎?
所以最終決定勝負的,必將是刺刀衝鋒,只有衝上去才會將敵人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