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查帶領的堵截隊伍取得成功的同時,阿爾諾帶領的南部集團軍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終於跟卡爾少將帶領的第一師主力接觸。
並且已經展開了足足一天時間的炮戰!
雙方打的都是排隊槍斃時代的傳統戰術,在步兵接觸前,先架好大炮猛轟對方戰線。
當然,這個時代的火炮轟擊的不可能是對方的火炮陣地。
一來,這個時代的火炮發射的遠距離炮彈都是實心鐵球,開花彈不是沒有,而是射不遠,不可能運用到炮戰當中。
二來,這個時代的火炮命中率很感人……
用實心鐵球當炮彈,命中率又不咋地的火炮,去壓制對面的火炮,純粹是在痴人說夢!
所以雙方的炮戰主要目標都是對方的步兵戰列線,如果有哪個傻缺指揮官把騎兵暴露在敵軍炮兵有效射程之內,那就更倒黴了。
相對於轟擊步兵,轟擊更加高大雄壯的騎兵明顯更容易一些。
因此,雙方的前沿戰列線上,只能看到一排排步兵戰列線,只有少數負責傳令的輕騎在各個部隊之間穿梭。
騎兵在不出擊的時候,很少會直接暴露在炮口之下。
雙方用火炮對轟的目地很簡單,降低敵軍計程車氣,擾亂敵軍的陣形,找到突破口,然後才會派遣步兵大隊上前。
只是,第一天的炮轟中,無論是阿爾諾還是卡爾,都倍感震驚。
阿爾諾是震驚於黑龍軍團不愧是傳聞中戰無不勝的軍隊,面對足足一天的炮轟,步兵戰列線竟然紋絲不動,別說是可以進攻的缺口,連陣腳都沒有亂哪怕一絲!
李維叛軍中計程車兵,在阿爾諾眼裡就跟一個個木樁子一般……
比起阿爾諾,卡爾的震驚明顯更多一些,畢竟卡爾很清楚自家的黑龍軍團跟這個世界其他軍隊是不一樣的,具體哪裡不一樣卡爾說不清楚,總之比這個世界其他軍隊更加高等就是了!
這也是卡爾傾向於先用火炮轟擊對方戰列線,找出對方戰列線薄弱地帶,或者乾脆將某個區域轟出一個缺口(不是真的缺口,而是將那段區域的線列步兵隊形轟得混亂),然後再派遣近衛步兵進攻,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這是排隊槍斃時代中十分常見的戰術。
比如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就這麼轟擊過清軍的佇列,將清軍陣形轟擊得混亂後,才發起進攻,一舉奠定勝局。
那時候的清軍雖然兵力遠高於入侵的英法聯軍,但火炮效能終歸有所不如,硬挺著挨炮是肯定扛不住的,只能主動發起進攻,這也算是一個解決方法。
然後就有了八里橋慘敗!
打出了英法聯軍陣亡五人,數萬清軍潰滅的奇妙戰績……
電影都特麼不敢拍出這麼誇張的戰損比啊!
要知道,當時八里橋戰役中的清軍,可是號稱大清帝國中的精銳,連當時八旗中最能打的蒙古八旗(滿八旗已經廢了)都拿出來了……
那時候比起只知道逛街玩女人鬥小鳥的滿八旗,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八旗還是具備不俗戰鬥力的,畢竟蒙八旗的待遇跟同時期的滿八旗沒得比,漢八旗那更是以滿人奴才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