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平公主進殿,武則天已經平靜下來,卻看到自己的女兒一臉不爽的樣子!
“太平,有什麼事嗎?”武則天對於這個類已的女兒還是非常喜愛的,見她不高興,忙問道。
太平公主氣呼呼地道:“還不是那個死和尚!”
武則天立即明白太平公主已經知道韋懷義的冒犯之言,難怪她惱火得很。
“枉陛下對他這麼好,可是他是怎麼報答陛下的!”太平公主措詞激烈地道:“這等無情無義的人,竟然敢公開說出這樣的話,按駙馬之言,叫做什麼‘妄議朝廷’,必須嚴懲!”
武則天默然片刻,澀聲問道:“皇兒,你覺得該怎麼處置呢?”
太平公主臉上露出一絲狠色,舉起右手,往自己頸上一切!
殿堂靜寂,武則天淡淡地道:“你去辦吧!”
她看過奏報,出離了憤怒:小白臉做個情人享受如此待遇竟然還如此不安分,既然這樣他都不知足,那就讓他走最後條路,讓他去見他的佛祖!
太平公主接到告密,惱火萬分,被韋懷義這樣YY,豈能容忍!
而且她與近臣商量的結果是這回韋懷義性命難保,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公開講出來和私底下講是截然不同的!
公開講,把遮羞的面紗都給去掉,武則天是最好面子的,為什麼韋晞明明是不安定因素,可武則天總是不對他下手呢,那是因為韋晞能夠不停地給她掙來面子,而且不是小的面子,是足以“告廟”(講給祖宗聽)的面子。
誰不給她面子,誰就別想要命!
女兒都是孃的貼心小棉襖,太平公主來給武則天台階下,操辦此事。
……
得了聖旨的太平公主並不準備親自動手,她這麼高貴,衝殺上前就有**份。
回到公主府,吩咐從人道:“請武攸暨來!”
不久後,一位青年俊秀進入了公主府的銀安殿上,揖禮道:“公主相喚,有何見教?”
他姓武,叫做攸暨,為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有長兄武攸寧,是武則天的堂侄(比起武承嗣和武三思疏一層),與太平公主同輩,太平公主喚他作表哥,被封為千乘郡王。
換在另一時空,這位武攸暨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
但在本地,韋晞的《堂親、表親結婚不利論》被武則天採納後,武攸暨再無機會。
說也來怪,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的關係不錯,幾乎是武家中最好的。
蓋因武攸暨性格謹慎謙讓,沒有武家飛揚跋扈的品性,後來武則天要給他加官晉爵,他都上表固辭不拜,認為”自己因外戚,器實中庸,難當重任“,可見他有自知之明。
他識事務,知道武家的富貴只繫於武則天身上,而武家人並無大功於國,如何能安享王爵?
待到女帝大行時,就是靠山山倒之日,武家很可能被清算。
反倒是韋晞、太平公主的夫妻檔紅紅火火,論親疏,太平公主是女帝親女,她也姓李!
論功勞,韋晞與太平公主於國有大功,已是板上釘釘。
他們一路西征,軍力雄厚,財力和物力資源豐富,按武攸暨所想,已是尾大不掉之勢,即使是武則天動他們不得,更不用說現任太子李旦。
武攸暨有意識地交好韋晞和太平公主倆,開始他很不容易,蓋因這兩主兒生性多疑,保護心很重。
隨著交往增加,資料加厚,他們發現武攸暨確實是個不錯的人!
為人謹慎,行事就不會肆無忌憚,禮多人也不怪,畢竟韋晞和太平公主的策略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最終武攸暨得以進入公主府和親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