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吉頊失寵,而公主黨屬臣則與武黨朝爭時,大有君子之風,讓武則天並不討厭公主黨。
……
雙方爭論,武黨張黨李黨一起發難,朝堂火力十足,公主黨雖然勢弱,卻是從容淡定,據理力爭,甚至倒打一耙道:“爾等欲置天家骨肉分離麼!”
最終武則天平息朝爭,她鳳目掃過諸臣道:“朕意已決,來年秋天,朕巡視西方,直抵君士坦丁堡!”
擁護地自然說:“陛下聖明!”
武黨中人則不甘心地道:“聽憑陛下吩咐。”
環顧四周,武則天決定在她離京時,留皇嗣李旦在京理政,武三思隨侍,為護駕大臣,至於西方接待事務,則由太平公主負責。
退朝後,武則天的兩個親近的侍臣張昌宗勸諫道:“雖有‘火車’可一日千里,但據臣聞,神都離‘君士坦丁堡’足有二萬里之遙!”
張易之亦道:“陛下幸君士坦丁堡,來去得四十天,加上巡視地方,或致半月,離開神都二個月之多,在外日後,只怕……”
小小侍臣,也會弄得耍心機來嚇唬朕了,可惜的是,你們還是太嬾了!
“誰也不敢妄動!”武則天微微一笑道:“真要敢動,朕女婿的大軍即可就將他給平了!”
張氏兄弟愕然,勉強道:“陛下所思果然萬全!”
……
且不說群臣議論,公主黨一眾則是心情激盪,須知韋晞說過:“西征大業也有諸君的努力!”待以後武則天西巡,看到的一切,也有他們的功勞。
他們很清楚他們在西方做了些什麼,他們也曾經被送去參觀,什麼人看過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會讚揚他們!
“且不可得意,現在球已經到了我們的腳下,須當好生籌劃。”崔千尋為公主黨在朝勢力的代表,老謀深算地道。
他指出道:“之前陛下沒作決定前,我等當力促其行,作出決定後,我等就要好好地保障其行。”
崔千尋幽幽地道:“當防小人作祟啊!”
眾人悚然一驚:“確實!武則天西巡,中途出了什麼事,別人把屎盤子扣在西府和西軍身上,名聲臭了,那對於將來入主東方造成極大的麻煩!”
見大家臉色嚴重,崔千尋展顏笑道:“不必多慮,萬事皆有駙馬與公主頂著!”
大家商量妥當,遣使坐上火車,急送西方,請西府、西軍預備接駕不提,時年為公元六九八年秋末,待明年秋天,武則天將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