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恐嚇,又派人去收買各地守將:曉以大勢,動之以金帛,重金收買!
附帶一句,神都恢復了撥款給西軍!
先前,武則天的相/好張氏兄弟初執政,妒忌韋晞,又恐懼韋晞,遂對來往關內外物資徵收重稅,進要收稅,出要收稅,被稱為“雙向收費”,不僅如此,還在中央財政上剋扣撥給韋晞養軍二十萬的軍費及“專項資金”。
儘管韋晞預有準備,把生產和資金搬往關外,張氏兄弟的封鎖還是給他製造一定困難。
朝堂裡,皇太子李旦明則保身,不發一言。
看韋晞不爽的武家人自然是拍手稱快。
群臣對張氏兄弟阿諛奉承,齊唱讚歌。
唯有狄仁傑見武則天,問道:“臣有一千貫財貨,欲獻陛下,請陛下代為賜予公主殿下!”
武則天奇道:“國老何出此言?”(狄仁傑深受武則天尊重,被她稱為國老:國有一老,就是一寶。)
“臣聞西軍和太平府缺乏資財,公主殿下一餐只得二菜一湯,菜氏一葷一素,有時是兩素,臣聞神都普通市民,一餐都有三菜一湯,多有肉吃!公主殿下乃陛下親女,天湟貴胄,竟受如此之苦,臣心不安,特意捐獻!”
武則天驚道:“竟有此事?!”
“臣不敢妄言!”狄仁傑回道,
“臣見公主駙馬對陛下禮數不敢或缺,進上的貢品時時送到神都,而陛下對公主駙馬卻是微乎其微,陛下!公主駙馬是陛下骨肉,自不敢怨言,然則西軍同樣是陛下的子民,今朝廷不賜分文,欲令西軍與陛下生分乎?!”
他的話非常尖銳,旁邊隨侍的張氏兄弟侷促不安。
武則天猛醒!
這不是要逼反女兒和女婿嗎?!
給西軍找此藉口,部下不滿,只要他們稍一有心,引導一番,自有部下動手,他們兩公母來個“樂見其成”,頂多事後來個假惺惺,則事情不妙矣!
不好責備張氏兄弟,她叫來宰相楊再思和李嶠,將他們臭罵一頓,立即降旨,將西軍所發軍費由二十萬眾提高到四十萬,再撥給太平府“道路建設費”、“醫療援助”、“水利建設費”等專項資金,再以武則天個人名義賜給西軍一百萬貫,以獎勵西軍勝利,總額達到四百萬貫!
與太平府的財政相比,中央有更多的黃金白銀,四百萬貫很所實。
同時廢除“雙向收費”,降低稅率,以利貿易,內外的貿易才重新紅火。
如此,西軍和太平府得到東方資金大力注入,回覆活力,有更多的軍費進攻,用於收買各地守軍、文臣,實行和平佔領。
唐將王孝傑率軍進攻埃及,他沿黎巴嫩出兵,收耶路撒冷,過西奈半島,然後到達埃及河口,再沿河逆流而上,一路勢如破竹,諸城皆迎降,次年年中順利佔據埃及全省。
埃及順利地成為囊中物,各地不經兵火,資源遂被西軍所用:人力、物力等為西軍助推,事實上,在年底,埃及資源源源不斷地運到軍中。
至於阿拉伯半島,唐將楊成獻席捲該區域,發現過去的貴族,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見貴族們都走光光,無心應戰,遂迎降。
楊成獻佔據地方後,有條不紊地實行了漢化,阻力不小,但他使用基本國策:不服就殺,不怕殺人,讓唐人多生,佔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