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晞的專列進入神都西站時,那是盛況空前,韋晞下車梯放眼望過去時都嚇了一跳。
親貴大臣武三思率文武百官親迎,個個見著韋晞都是熱情有加!
尤其是武三思,與韋晞手執著手,一一介紹朝廷官員。
韋晞作夢都沒想到他居然這麼受歡迎!
西征!西征!
韋晞自個兒升官發財大家是妒忌,但他領著大家都發財和帶契各家子弟們升官那就不同了。
西征拉動經濟,各行各業都有收入,關內企業大受惠顧。
韋晞採購軍火、裝備裝甲、軍用衣服食品,比方說,關外購買武三思的田莊的水果給人吃或者釀酒,這樣武三思就有錢收入。
又或者武三思用他家奴隸開發生產,提供大量的優質煤,韋晞的火車就需要。
又有擴張軍隊、提高生產吸引人員,韋晞的內涵還是低,需要大量關內的工匠、民夫,比如“麥客”,關外的麥田種得好但人手少,到了成熟期缺乏人力而引起豐收之年因收割不及時而造成的減產減質。
關內關外經濟密不可分,都是同族人,商人、民工流動頻繁,交流毫無困難,生意做得興旺無比,形成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哪怕是武家的產業,也有大量的商品流通給韋家,進入西軍系統。
而大臣們對於韋晞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到了今時今日,誰家沒有一個子弟在關外!
要不從軍、要不從政!
為了他們,所以大臣們要給面子給韋晞,希望韋晞關照他們的孩子。
韋晞大力呼籲“年輕人到西方去!”吸納人才如百川入海,
隨著他佔據地盤增加,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孩子出關,到西方任職,據統計,整個武周朝中高階官員高達八成有子弟或者親戚到關外去了。
這對於許多庶出子弟是一個極好的出路,有官職,做實事,收入絕對不低,韋晞是按雙倍薪水付錢,而且還發給田地!
關鍵是,開通火車後,往來非常方便,也不用擔心路途的安全,人身安全有保證,生理安全有醫生!
因此,西征深刻地改變了東方大國,在西征方興未艾時,武則天就是看到了這一點,哀嘆韋晞、太平公主羽翼已成,無可奈何!
她徹底地放下了清除韋晞的計劃,而是大力支援韋晞西征。
否則,以她的為人,那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
同坐在馬車上,韋晞對武三思含笑道:“三思兄實在太客氣!”
花花轎子人抬人,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尤其是韋晞領兵攻略萬里,眼界放得極大,朝中的恩怨根本不值一提。
“哎,你我兄弟,怎麼能說客氣呢!”武三思佯怒道。
武三思聰明,與韋晞的關係一直沒有搞僵,之前韋晞任兵部尚書,武三思是侍郎,結果韋晞的措施用人,武三思是隻字不改,等韋晞卸任,武三思為兵部尚書,乃蕭規曹隨,照搬韋晞的條文律例,用人不減。
是以哪怕有心結,雙方依舊說得上話。
武三思的兄弟武承嗣則與韋晞不和,導致處處受韋晞杯葛,生意不成,子弟不收,氣得他沒來歡迎韋晞。
……
“洛陽城變了許多啊!”韋晞看著車窗外,到處都在建築,大興土木,除了東方的土木結構,似乎多了好些西式的磚石建築,遇過一個有兵把守的衙門,居然是羅馬式立柱,門前有長長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