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的是那個統領以及之前的納吉姆的親兵們,被他這麼一說,無不一個激靈。
但不待他們有什麼反應,亂兵頓時拿著長兵器殺將上去,立刻慘叫四起。
拿著納吉姆頭顱的統領哪還不明白什麼意思,他急道:“饒命,饒命……將軍,您不能獨吞富貴,大頭算您的行不……”
一個武將冷冷道:“你還沒那個資格。”
他們的部下成建制,對付散兵不成問題,很快就讓那些人統統地倒在血泊中,也包括了那個統領。
他睜大眼睛,死不瞑目!
榮華富貴擺在他面前,離他不遠,他冒大險,卻淪為了大家的墊腳石,讓別人不勞而獲。
眾將把屋子裡人全殺了,然後撿起了納吉姆頭顱擺在臺上,他也死不瞑目!
一群士卒忙著把屍體拉出去,但清理得不雫乾淨,屋裡全是血跡,有的半乾,腥味十足,但大夥兒卻沒什麼不習慣地在腥味瀰漫的房屋內坐了下來。
他們商量了半天,找來軍中的文書,讓他們寫了一封降表,然後送出城去找唐軍商量受降事宜。
武將們輕鬆下來,這活兒幹得不錯!
不是他們動的手,沒有“背主”的壞名聲!
然後他們又將弒主的歹徒給殺了,為主將報了仇。
再就是他們放下武器,迎接唐軍到來,乃是識事務,想來性命無憂,且唐軍必不吝封賞!
多好!
所以說“行頭先死”,先動手的人,反倒成全了後來者。
……
唐軍到來,巴別爾城守將們率領士卒,放下武器迎接。
讓他們震驚的是他們看到了刻拉利的同袍們與唐軍同行。
刻拉利居然比他們更快地更快地投降了?!
私底下一問,啊,刻拉利城主將烏亞巴迪同樣遇刺身亡,其他人投降。
刺殺烏亞巴迪的人,叫做卡法吉,自稱是唐軍派他們來的,奉了唐人之命,殺死烏亞巴迪。
如此,發生在巴別爾城那個統領的命運,沒有落在卡法吉身上,相反地,刻拉利城的將軍們,還得與他好好商量怎麼樣迎接唐軍。
他們不能動手殺了他,殺了他萬一有人告密,唐人就會找誰殺的人的麻煩。
又無法驗證是真是假,只好捏著鼻子認了。
待到唐軍到來,就乾脆利落地認了卡法吉確實是他們的人。
實際上呢,卡法吉不是唐人特務,唐人根本沒有發展他作特務,但是他有夠聰明,扯了唐人的旗號,唐人則善加利用地為他背書(作保證)。
可是刻拉利城守軍不知道啊,於是唐人又增添了一道“敵人當中無所不至”的光環,而卡法吉遇事大膽冷靜,化不利為有利,成為唐軍中的“都尉”(高階軍官)!
投降的兩城軍隊,共有三萬精銳,唐軍大喜,經過了甄別,去除老弱病殘、不夠忠心的、不肯背棄宗教的,共得軍二萬五千,立即以他們為前驅,繼續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