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一生為官,以不畏權貴著稱,他早在幾年前(公元691年,現在公元696年春)就當過宰相,但在相位僅四個月就挨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貶為縣令!
但金子總會發光的,每到一地他都有不俗的政績,讓武則天不得不關照他。
政壇強人李昭德因專權被廢,武則天任命新的宰相,覺得不是很順手(如王及善無學術,精神也差,理政無力)。
最終於去年(695年),狄仁傑被召回朝,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宰相)。
所以說,武則天的朝堂是個矛盾體,既有如武家三傻這等吃白飯的親戚,也有酷吏橫行霸道,更有象韋晞、魏元忠、狄仁傑和郭待舉這類的實務官,而且政權主要掌握在他們的手裡!
政事堂裡,狄仁傑聽著魏元忠的要求,他義憤填膺地說完,指斥張易之穢亂宮闈,且中郎將之職乃國之重器,豈可輕授!
讓魏元忠震驚的是狄仁傑拒絕了與他聯署彈章之事,狄仁傑淡淡地道:“朝廷自有體制,陛下對十六衛軍官任免有專擅權,我等無從置喙!”
“可……可是他隨便進出皇宮,皇家體面何在?”魏元忠爭論道。
“我們見到過了什麼嗎?什麼都沒有見到,也不能見到!”狄仁傑雙手一攤道:“借用忠王殿下(韋晞)的話是‘無圖無真相’!”
見魏元忠一副不認識他的樣子,狄仁傑提醒他道:“打探宮闈之事,非人臣所為!”
魏元忠甩出一句話來“狄懷英(他的字),我算認識你了!”言訖拂袖而去。
捱了罵,狄仁傑卻是臉上浮出了笑容。
魏元忠要行他的道,狄仁傑則要走自己的路!
在他看來,武則天已經做了皇帝,什麼叫做皇帝?
權柄在手,富有四海,還有就是三宮六院!
比起以前的皇帝來,武則天根本就是沒得比!
她只納進一個男寵,連鄭愔都不如。
鄭愔者,字文靖,滄州人,十七歲高中進士,文才極好,如所寫的《塞外》詩中有“海蟬雲無葉,山春雪作花,丈夫期報主,萬里獨辭家,陽鳥南飛夜,陰山北地寒”等句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這是這等人才,卻有龍陽之癖,是著名的彩虹組織成員!
他在家裡養俊美小廝以作男寵,不下十數人。
武則天與鄭愔比男寵數量,完敗!
她還是天子耶!
封建社會計程車大夫男玩男,是雅事,無人去管。
魏元忠雙重標準,不理鄭愔,居然想讓天子當尼姑!
或許他認為武則天有違社會風氣,可社會風氣對天子有用嗎?
而且,小不忍則亂大謀,狄仁傑經過上一次的辭相,想到了許多!
大業重要,他一定要讓李唐政權重回“中國”,恢復李家的統治!
沒必要因為小事而得罪武則天,以免影響了他的大事。
哪怕武則天高舉屠刀,李唐的擁躉初心不變,而狄仁傑則是當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