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動用了五十輛簡易的投石車(配重式重型投石車不可能用在山路上),燃燒彈把對面燒得火焰熊熊。
飛雷炮發射的炸藥包的巨響不斷地傳來。。。似乎沒有什麼敵人能夠阻擋我軍了。。。但事情真相是,法蘭克人避開了攻擊,他們從容地在火力圈外等著。
當唐軍在峭壁邊冒出頭來時,看到的是密集砸來的石頭,嚇得他們把頭縮回去,趕快蕩回去已方的一邊。
法蘭克人的戰鬥模式傳承於羅馬人,羅馬人的弓箭不是優勢,反倒是石頭和投槍流行。
石頭多的是,法蘭克人收集了不少,見面就狂扔一氣,反正不花錢。
只有當近距離時,法蘭克人就投擲投槍。
……
唐軍多處進攻,在一處地方,登上了三百人!
然而,他們受到了多達上千法蘭克人的進攻!
他們從四面八方衝來,唐軍還是很沉著地防守,一個年輕的軍官,吆喝精銳在周圍防備,刀盾兵在外,長矛兵在內,軍官自居於中間和弓箭手在一起,由弓箭手向四處攻擊,軍人們在命令中十分麻利地上來圍住列陣,都是百戰餘生之輩,戰陣上的技巧十分熟悉。
法蘭克人兵器沉重,力量十足,普通敵人很難對付他們,但是唐軍憑藉著優良裝備對付法蘭克人
唐軍刀盾兵的大刀,刀身全鐵,其闊如掌,背厚刃薄,刀長四尺,略有彎弧,柄可雙手握,其尾有環,可以布條縛手以防滑脫。戰場遭遇,短兵相接,除了大斧鐵槌,還有什麼短兵器比得上大刀片子砍得爽?
短柄馬槍的鋼矛頭,士兵持之猛力刺出,可破這時代大部分步兵皮甲與木盾。
比人數,法蘭克人佔優;拚裝備,唐軍完勝。
法蘭克人呼嘯而來,唐軍即時應戰。
五十矢齊發,嗡——戰場上響起一片飛矢破空之聲。
篤篤篤,皮盾被重重擊打,雖然沒破,令持盾士兵心驚肉跳。噗噗噗,部分弩矢從木盾間隙或上方飛過,擊中後面計程車卒,伴隨著陣陣慘嚎,法蘭克人陣稍微騷動了一下,很快在軍官的憚壓下恢復原狀,隊伍得以繼續前進。
雙方迅速接戰,兵器的撞擊聲不絕於耳,嘭嘭嘭嘭!這是皮盾被砍的爆裂聲。
鏗鏘乒乓!這是兵器折斷聲。
蓬蓬蓬!這是重物擊軀聲。
嗖嗖的箭矢聲不斷,
唐軍揮刀下砍,一時間把敵人砍柴般地粉碎,血似盆潑,整整一隊法蘭克人精銳,眨眼就沒了。
雙方短兵相接,法蘭克人有隊形配合,可是唐軍有立體防線!
除了刀盾長矛和弓箭,唐軍還到處亂甩“手榴彈”(點火式的大炮仗),加上短管燧發槍,哪個法蘭克人是猛將兄的,趁他不備,給他一噴子!
“轟”的一響,那個法蘭克人即成血葫蘆,慘不忍睹。
別說法蘭克人怕,就連唐軍也都心跳。
一會兒,就只聽見一陣陣可怕的盾牌的碰擊聲,兵器的鏗鏘聲和交戰者狂野的吶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