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軍改變戰略,由先前的四城齊攻變成了重點攻擊,集中兵力攻擊東門與西門。
將投石車集中分列兩邊,以加強火力,不停地轟擊。
曠野上的場面壯觀,器械高大,可惜威力終究有限,哪怕投石車的石頭能把城牆砸得千瘡百孔,但還是砸不爛厚實的城牆。
想要破城,得靠人命去填!
連續一週,週而復始地攻城、守城。
兩邊“齊心協力”,把高大的城牆變成了一個絞肉機。
進去的是人,出來的是血肉及黑炭!
城上城下都是鮮血淋漓,慢慢變成可怖的黑色。
流血之多,甚至讓城下的泥土變得鬆軟而又泥濘,踩起來可陷入到腳踝。
每天傍晚停戰時,見到死人之多,有的地方甚至堆壘到有一人高,入目是死寂。
兩軍都在焚燒屍體,氣味濃重,灰煙飄蕩在空氣中,並徘徊不去,使得碎葉城周邊地區空氣渾濁,陽光暗淡,有如起了霧霾般。
而自開戰以來,大食軍遭受極為慘重的傷亡。
每天的攻城戰,都會有上萬人葬身在碎葉城下。
十天損失十萬人,大食軍攻勢之猛烈,可見一班,這樣的損失,哪怕是對於百萬之眾的大軍,也是一種沉痛。
而唐軍,也損失達到了一萬五千人!
先前的戰損比率為十比一,現在變成了十比一點五,大食軍人多,可以不斷輪換,越打下去,唐軍的損失呈加速狀態。
每一邊軍人的臉色都是凝重,不容樂觀,只能說盡力而為!
大唐的文工團和大食的贊禮群還在聲嘶力竭地發音演奏,但他們再也沒有先前的樂觀自在。
……
戰鬥進入第十一天,大食軍再作攻勢,那天的從早上到下午,不停地攻城。
當雙方打得漸露疲態時候,二支生力軍各有一萬人分別撲向東城和西城,他們格外有精神,特別的強壯,裝甲厚實,佩帶的兵器也相當犀利,健步如飛,顯示出他們的不同凡響。
最勇猛的將領!最精銳計程車卒被派了出去,他們就是白衣大食禁衛軍!
禁衛軍的來源有二種,一是阿拉伯半島的“家鄉人”,他們與哈里發同族,忠心度不成問題,但戰鬥力就比不上第二個來源的禁衛軍,乃哈里發在全國挑選最好的武士組成的禁衛軍,他們經過精挑細選,相當於唐軍的陌刀兵那麼強壯和精銳。
好鋼用在刀刃上,大食貴酋們對他們寄予厚望,想趁著唐軍軍力疲憊不堪時建功,打下城池。
“等的就是他們!”
“小心!”早已有備的唐軍作戰參謀哪怕在最激烈的戰鬥中也沒有昏了頭腦,從望遠鏡裡看得清清楚楚,紛紛發出訊號,對兩股敵人作出精準打擊!
火彈攻擊!
城內各處的投石車緊急動員起來,人們用力抬升配重,人力加上畜力把配重拉上高位,裝填火彈,按照參謀指示引數,發射火彈!
唐軍的作戰機制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有專門的投石兵,統一集訓,投石不是憑經驗,而是訓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