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建設盛唐> 第七二十節 廢裡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二十節 廢裡坊 (1 / 2)

所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下一步就是盛極而衰了!

自武則天登位,武承嗣作為武家離她血緣最近的男丁,將來繼承大寶的呼聲很高,他也多方努力,在朝中結黨營私,以酷吏沆瀣一氣,打擊不從他的人。?? ?他權勢之大,在朝臣中已是說一不二,聲勢浩大,誰人難及!

身為文昌左相,主持朝政,大事都經過他的手裡,事情饒不開他。

而且他主管吏部,專管官帽子,誰敢得罪他!

即使是韋晞在軍中威望很高,也不及武承嗣,畢竟現時中樞主持軍務的是武三思,趁著韋晞不在朝時,排擠韋晞的勢力,蠶食韋晞的地盤,已有一定成效。

但這麼做,反倒對韋晞起到了減輕女帝疑心的作用。

雖說韋晞在關外擁有控弦四十萬,恐怖過於全盛時期的突厥人,可是武則天沒看到啊,況且還有她女兒在看著韋晞,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於是武承嗣成為了眾矢之的,他的同黨,對他的權勢外則羨慕,內裡妒忌,而李唐舊臣以及正義心充足的大臣,則認為他的權勢過大。

眾多的竊竊私語彙成資訊洪流,武則天也知道了,遂提撥李昭德為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以分武承嗣之權,對於武承嗣屢次詆譭李昭德的行徑一一駁回。

御吏牛伯通受武承嗣指使,彈劾李昭德有驕上行徑與不臣之心。

結果呢,牛伯通給貶謫崖州作司馬!

這下,朝臣們見識到李昭德的硬朗了。

他有如彗星般地崛起,長壽元年,李昭德負責營建神都洛陽,籌劃建立文昌臺及神都的定鼎、上東諸門事,深受武則天的信任。

負責都的基建,他有很多機會見駕,這樣就方便他的行事。

是年六月十五,李昭德進宮見武則天,送上表章,似暑熱中來了一劑清涼茶,讓武則天為之精神一振!

唐制,百戶為裡,五里為鄉,居州縣郭內者為坊,郭外為村。

坊住居民,四面設牆,中間有十字街,每坊四面各開一門,晚上定時關閉坊門,早上按時開啟,

城裡除了坊,還有“市”,指集中做生意的地方,依舊有圍牆,定時關門開門。

唐朝的裡坊制有其歷史必然性,之前隋末唐初時期,戰爭頻繁,人口缺乏,展農業生產,穩定社會秩序成為擺在唐初統治者的一個要任務。

唐朝在農村推廣均田制,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民只有屬於自己的田地才會盡心耕種。

但農業生產掙的錢始終不打工,農民有從事打工的衝動,因此大量農民離開土地會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要知道當時畝產遠不及後世!

沒人耕田,整個國家都會陷於饑饉中,為了扼阻這種棄農的趨勢,城裡實行坊市,嚴格管理,實行宵禁,嚴禁盲流,無“城市戶口”的統統抓起來,如此以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流動,使農民無法自由來到城市,保證了農村勞動力的充足。

但今時不同往日。

奏摺裡,李昭德表明國家形勢已不同於之前,由於人口的增多、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生產技術的提高,農田水利的建設、畜力的增多等等原因,使得各地的農業生產產生了大量的糧食供給,從而為廢除裡坊制打下了一個深厚的基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