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轉,到得武周天授二年,韋晞與太平公主都沒有回朝過新年。??
夫妻倆厲兵秣馬,雄心勃勃地準備大幹一場。
韋晞頻繁到各路軍隊中視察,哪怕是冬天也不例外。
檢查軍務,部隊演武,對抗等等。
鼓勵士氣,深入抓好練兵備戰,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
而太平公主則忙於修鐵路,她已經清楚了一點,在面積廣大的西域,道路永遠嫌不夠長,永遠修不完。
只有知難而進,選擇合適的地方去修建鐵路,將各個重要地區聯絡在一起。
至於公路,則大可不必理會,除了城市中心有公路之外,不要把資源放在公路上。
指揮工程兵和民夫還有她的奴隸大幹快上,哪怕在最寒冷的天氣中,她甚至懂得畫起工程圖!
世間無難事,就怕有心人!
鐵路節節延伸,大家看著那對鐵軌伸向遠方,無不充滿了成就感!
……
四月起,大周騎兵開始向著大食呼羅珊地區出動。
當是時,各地區的馬匹、駱駝都在鬧“春瘦”,冬天進食不足,掉膘,馬力不夠。
而大唐的馬匹和駱駝卻生龍活虎一般,跑得飛快!
大周國力強盛,農業達,農人種植豆子和糧食,軍隊奢侈到用豆子和糧食來餵養馬與駱駝。
韋晞用此法欺負胡人與鄰國,屢次三番地建功。
周軍騎兵在那裡耀武揚威,欺負別人馬力不行,導致胡人和他族憋屈無比。
由楊成獻、史萬率領的前鋒部隊三萬,先行出動,一人三馬,採用穿插滲透的方法,如水銀瀉地一般,殺往呼羅珊的各個重要地區,進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他們攻打中小城鎮與村落,切斷大城市之間的交通。
燒掉房子、燒不斷地就搗毀、搶劫人口和財富、糧草、牲畜,再有就是毀壞田地!
將田地裡的莊稼統統都給毀掉,他們所經過的地區一路掃蕩,將會帶來饑饉,還有瘟疫!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不怕各處部族不服,**各種不服,利用現在征戰的機會,稍一有反抗,立即屠殺。
若果對方歸順,反倒不好隨意開刀問斬了。
在野蠻年代裡,使用什麼手段都不為過,至少周軍沒有虐殺。
……
“衝啊!”
周軍圍攻綠洲中的一座城堡,那裡的部族拒絕了周軍的招降:“帶上細軟、牲畜和糧草跟他們走!”
唐軍大肆掠奪人口,韋晞從來都不怕人口多,他似乎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和糧草去安頓增加的人口,人力從不匱乏。
一般地,如果招降時自動自覺跟隨走的,那麼過上一段時間的集體生活後,經歷了漢化工作,幾乎都轉為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