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怒目圓睜的史萬一馬當先,手執鐵槍衝向對面那些包著頭、高鼻深目、持圓盾抓彎刀的敵人。?? ?
側面一個騎兵自他右手處殺來,將彎刀舞得呼呼作響,史萬想也不想,舉槍橫掃。
“當!”
刀槍相交,史萬輕而易舉地將他打了個四腳朝天,翻身落馬。
而史萬不過是身軀微晃而已!
這不僅是力量的衝擊,還有對馬力的借用達到了精細的地步,經歷了多次戰爭,史萬的騎戰水平已殝大成。
然後對方兩騎一前一後殺來,史萬雙腿一夾,戰馬猛然加,他就那麼伸直鐵槍,毫無花絮地捅過去!
一下子將對方捅落馬下,再舞動鐵槍,連出三槍,將第二個騎兵給刺落馬下。
“嗖嗖嗖!”與此同時,對方三箭飛來,史萬不理不睬兩箭,都釘在身上的鐵甲上,大唐工匠精工打造的鐵甲穩穩地抵禦了弓箭的侵襲。
最後一箭射向他的面門,他舉左手一擋,左手上有個小盾,將箭給擋了。
“兒郎們隨我來!”史萬招呼道,部下抖擻精神,隨他拼殺。
儘管他勢不可擋,然而部下卻越打越少,無它,敵人太多了!
史萬與出身突騎施的孫三郎在攻略昭武諸國時走得最遠,他們於本年初進抵阿姆河,然後越過了阿姆河,進攻火尋國。
雖然只得一萬騎兵,卻打得有聲有色,與火尋國騎兵五千對五千,戰果是雙方各千人:火尋國騎兵只得千人逃回,唐軍死傷千人。
此戰後,火尋國的軍隊聞風喪膽,再不敢野戰。
守著城池也逃不了,史萬與孫三郎以騎兵攻城,連打下五座小城:使用擲袋土在城邊上城,箭雨掩護,騎兵上城!
再四出擄掠,見人畜就搶,抵抗則殺,竟得五萬人和三十餘萬牲畜,俱運回後方。史萬做得熟練之極,讓胡人出身的孫三郎佩服到五體投地道:“你才是胡人!”
火尋國度千里無人蹤,有如鬼域,火尋國人眾只得死守著國都苟延殘喘。
大好形勢之下,不免放鬆警惕。
唐軍主力將大營駐紮在火尋國都以南地區,偵騎主要注意力放在北方和東方,突略了其它方向的敵人。
結果敵人從西方而來,很多騎兵!
猝不及防之下,哪怕史萬勇冠三軍,唐軍英勇善戰,在絕對多的敵人面前也得跪了。
敵人來的那天彤雲密佈,漫山遍野的敵人騎兵殺來,馬蹄的轟然響聲震撼著大地,迴盪在廣闊的平原上,他們出的粗野的吶喊聲直衝雲宵,連覆蓋天空的灰色雲層也在震顫中流出了眼淚。
天空中下起了細細的霧雨。
從西邊來的灰黑色激流與來自東方的紅色鐵流終於猛烈地碰撞了一起!
因為史萬的囂張,唐軍穿紅袍,可以看到唐軍揮動馬刀,將敵人象割麥般地成片成片砍倒!
但敵人實在太多了,哪怕史萬和部下殺了一個又一個,殺不勝殺,反倒失去了機動力,與敵人糾纏一起。
纏戰有利於多人的那邊,史萬在敵人的千軍萬馬中左衝右突,哪怕他們再勇猛,不僅殺不出去,敵人越來越多,四周都是大片的敵人圍裹而來。
危險的時候到了,一旦對方徹底合圍,少人的部隊沒法對擺開了半里寬的大軍造成什麼影響,更不可能讓敵人大軍動搖,被聚殲是遲早的事。
就在這緊要關頭,大隊騎兵殺到,他們並不上前廝殺,只以箭枝暴射,為一將,白袍銀甲,每每手挾三箭,連珠射出,無一落空,中者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