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紙筆來!”韋晞吩咐道。
“大將軍要作詩了!”人們又驚又喜地道。
大作問世,人們爭相低誦淺吟。
憶秦娥巴顏喀拉山口:
“北風烈,長空雲翻,雪凍天、雪凍天,馬蹄聲碎,軍號聲咽,雪嶺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雪嶺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大作中的精華!
“蒼山如海,殘陽似血!”韋晞大作出,正是落日時分,天氣明朗,殘陽端的似血,映紅西方。
“雪凍天”也不錯,這裡哪怕盛夏,氣溫不過十度,十分寒冷。
人們趕快找合適地方,工程兵中的石工馬上開工,勒石記憶大作,落款為“大唐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韋、右驍騎衛大將軍韋晞”,時間為“大唐儀鳳四年六月初十”。
前鋒過後,後繼部隊登上山口,他們看到右邊寫著紅色的地名為巴顏喀拉山口,山高五千米。
右邊則有金字記下了了大將軍韋晞的大作,他們唸誦著這詞,感受著大將軍率領他們把雪嶺踩在腳下的豪邁氣勢油然而生,所有的將士們彷彿勞頓不翼而飛。
再過一個月,唐人新移民五千人路過巴顏喀拉山口,也看到了朝廷大將軍的大作,許多民眾停住腳步,衝著字跡跪拜,祈求大將軍力量的保佑。
“大將軍,賜我力量!”
嘿,您還別說,求過大將軍的人,感覺到渾身充滿力量,走到邏些也不在話下。
這等神奇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後面部隊和移民,所有的人等都去膜拜了。
精明的商人立即吃進大量的香火,供軍民點燃祈求。
因為風大,所以燃香特粗,加料也更易燃
等韋晞回軍,再路過山口處,看到的他的大作前香火出奇地鼎盛,讓他真是哭笑不得。
唐軍和吐蕃聯軍越過巴顏喀拉山口,因為事先做了充分準備,保障得力,而且部隊人人強壯,無一人減員,別說唐軍舒暢,就連長巴約等人也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麼順利過!
……
隨軍畫師閻師古畫下了大將軍韋晞過巴顏喀拉山口圖,畫作上,韋大將軍形象高大,部屬簇擁著他,而雪嶺險隘就在他們的腳下,遠處關山迢迢,打著大唐旗幟的部隊如龍!
征服巴顏喀拉山口無比豪邁氣息撲面而來,充分感受到大唐將士的偉大。
洛陽,公主府天簌殿,太平公主挺著大肚子,看著這幅騎傳急送的宏圖,喃喃地道:“好吧,知道你的不易,我原諒你與唐甜的事兒!”
韋晞與唐甜一起射鵰引弓塞外賓士,膾炙人口的鐵血丹心傳入京城,與前一樣,一日傳遍洛陽,洛陽為之紙貴,立即成為流行。
不僅僅是歌好,還有八卦,大將軍韋晞正妻是太平公主,外室是西海郡主,分庭抗禮,這樣的大八卦讓大唐子民們無不感興趣,更讓太平公主大生悶氣,腦海裡想的是將這對jian夫銀婦一起幹掉的瘋狂念頭。
好在大將軍韋晞過巴顏喀拉山口圖及時送到,太平公主從圖中看到的不止是大唐軍隊的成功,還有他們的艱辛!
因此她原諒了她的老公,為他祈禱,祝願他平安而歸!
這幅圖只有她看到,因為身邊近侍進諫,除了立於洛陽南市的大唐滅亡吐蕃進軍示意圖記下唐軍征服吐蕃的進軍路線時,絕不要輕易把提升大將軍威望的圖或者資料向世人展示,儘可能淡化個人,突出整體。
他們的進言被太平公主採納,她不到二八年華,也知道不可以功主震主,低調行事!
因此大將軍韋晞過巴顏喀拉山口圖給收納在天簌殿的偏殿中,秘不示眾,僅供太平公主一人觀看,自我滿足她老公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