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鷹飛,正是權貴們打獵的好時機。
往時已經是呼朋喚友,架鷹牽狗,出外耍子去耶,熱鬧無比,我大帝都百姓早就看慣了。
但今年不見什麼動靜,長安、洛陽的權貴們私下竊竊私語,約束子弟,帝都百姓現以往的權貴們的橫衝直撞少了許多,也和氣了許多。
九月六日,朝廷改元光宅,大赦天下。
同時改東都為神都,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曹為天地四時春夏秋冬六官,即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改稱為天地春夏秋冬六部尚書;門下省為鸞臺,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御史臺為左肅政臺,增置右肅政臺;
右肅政臺乃新增機構,專知諸州按察,每年春秋使,春曰風俗使,秋曰廉察使此前巡使,只是皇帝派遣監察地方的臨時差遣官,而武則天則改為了中央派員每年定期巡察地方,籍此加強對方的管治。
如果說這些折騰都無損大局,那麼武承嗣奏請則震驚了大唐的官場,還有皇子皇孫。
他以禮部尚書職稱,請武太后立武氏七廟,追封其祖為王。
在古代,祭祀祖宗立廟是件很嚴肅的事情,制度有嚴格的規定,分為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士大夫三廟、士一廟,老百姓不許設廟。
不許逾越,亂來者可以論罪。
這武承嗣居然請皇太后給他武家立七廟,他是真傻還是假顛?還是做禮部尚書的?
一時間朝野混亂,有人明則保身,也有人憤而上書,眾多人的目光注視在一個人的身上:百官之的裴炎!
所以說,高處不勝寒,官高是好,但是風險也大。
裴炎毅然上奏,反對武則天這般行事。
他以漢朝呂雉之事為例,劉邦老婆呂后在劉邦死後,也封了其家呂氏為七廟,結果族滅,太后不可不慎!
太后曰:“呂后委權外戚生者,所以敗,今追尊亡者,何傷乎!”二十一日,乃行追尊,並作五代祠堂於文水縣今山西文水。
而裴炎反對武則天,給她記在心上,女人的心眼是很小嘀!
……
“奴參見太后!”上官婉兒進見武則天。
“平身!”
“奴特來稟報太后,自太后新政以來,諸侯李氏皇子皇孫來往次數增多,頗有異動!”上官婉兒稟報道。
她解釋了對諸侯的監視情況,一則有門口監視、二來有打進內部的臥底,三是查往來的通關情況,都表明皇子皇孫有異動,不過因為他們的身份擺在那裡,上官婉兒不敢下手。
“嗯!”武則天不置可否。
“軍隊安定,目前並無串聯。”上官婉兒又奏道。
“甚好!”
武則天端詳著情報,隨意問道:“婉兒意欲何為?”
“無憑無據,不可輕動。若真要動他們,則要有諸大臣齊心協力。”
“但若他們動了呢?”
上官婉兒淺淺一笑道:“天下皆服太后,太后動動小手指,天兵一至,他們皆成齏粉矣!”
“婉兒你對本宮真有信心哪。”
“信心是太后給婉兒的!”上官婉兒恭聲道。
上官婉兒過後,又有武承嗣密奏曰李氏皇子皇孫密謀,圖謀不軌!再有諸大臣者亦有不從者,武承嗣亦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