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古里古怪的歌曲,看著唐軍的進攻態勢,士氣如虹,李盡忠與孫萬榮心神不定。
李盡忠不由地問起來:“你聽過唐人有這樣的歌曲嗎?”
孫萬榮苦笑道:“你問我,我問誰去?”
“不管了,立即動伏擊!”李盡忠說道。
號角猛烈吹起來,從唐軍的後左側方升騰起大團的塵埃,高高揚起,李盡忠教契丹人說漢話道:“你們已經中了埋伏了,要打敗了,快逃命吧!”
回答契丹人的是:“殺一個契丹狗夠本,宰一雙契丹狗有賺!”
聽著唐人的吼叫,李盡忠不由得氣結,旋即看著伏兵往唐軍後左側殺入,不禁地得意道:“看你們支援得了多久!”
契丹伏兵出動被令狐笑率軍敵住,這令狐笑也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口青龍刀使將起來有如開放式的絞肉機,見什麼就殺什麼,只殺得血肉橫飛。
但契丹人也有一道散手,他們的套索使得相當好,套索者,部族用來套馬套牛套羊套鹿,他們在遊牧時有時驚馬跑得快,上去擒捉過於危險,就那麼遠遠地來上一套,套著馬頸後牽引著它跑動,可以讓它們安靜下來。
又或者套野馬野牛,以便生擒活捉。
部族人從小玩到大,軍陣時可套營房立柱,拖起就走,即把營寨拆成七零八落的。
因此見著驍勇的唐軍,打不過的話就手甩來一根,不好運的只好被他們拖著走啦。
好在唐軍情報部門給力,打之前契丹人的把戲兒已被傳達,準備了利刀,割斷繩索或者獸筋。
大將身邊親兵衛護,見著對方想甩套索,就那麼地快快地給他們一箭。
此時他們全無防備,裝甲又劣,箭矢上身就是貫穿致命傷,不說三稜箭頭放血,那“髒”箭頭也夠傷者受的。
因此,契丹人的套索,看起來好用,用起來不實用。
曾有人用來套史萬,套是套著了,尷尬現拖不動他。
史萬有如八百磅的大猩猩,噸位沉重,一頓要吃一鍋的飯,要不是韋晞的軍隊,他去哪都吃不飽,哪怕他是個軍官!
他獰笑一聲道:“給我過來吧!”拖著那人過來,一刀殺之!
說到底,套索只是小道,真正實用的是弓箭和刀槍!
史萬殺得一身是血,大呼爽快不已,斜刺裡衝出一人,同樣沐滿鮮血不知是誰,兩人長槍對刺幾下,即時收手,史萬大笑道:“老辛,你象只刺蝟!”
來者乃另一位中郎將辛承嗣,勇將一枚,與史萬同在第二次大非川戰鬥中跡。
此時他給射成了一隻刺蝟,渾身上下都是箭,居然沒死。
看他鼓鼓的樣子,史萬好奇地道:“你穿了幾層甲?”
辛承嗣豎了三根指頭!
史萬失笑道:“真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