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一湯的客人待遇顯然不能用在死黨身上,左千牛衛將軍楊成喜上門來,公主府即按十六道菜式三湯的待遇接待他,吃得他眉開眼笑地。.
邊吃邊談,原來楊成喜有點坐不住了。
他手癢想殺人!
先說軍情:突厥人正如韋晞、劉仁軌預料般造反,去年十月,單于大都護府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反,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都護府所轄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應,擁眾數十萬,聲勢旺盛,唐北方諸州震動不安。
唐遣鴻臚卿單于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右領軍衛將軍花大智、右千牛衛將軍李景嘉等率兵擊之。嗣業等初戰頻捷,防備漸懈,後遇大雪,兵士寒凍,列營不整,突厥夜襲其營,嗣業狼狽拔營走,眾大亂而敗,死者不勝數。大智、景嘉引步兵且行且戰,奔單于都護府。嗣業祖與皇室有舊,乃減死流桂州今廣西。大智、景嘉並免官。
十一月,高宗以裴行儉文武兼資,特授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僕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部兵十八萬,並西軍程務挺、東軍李文暕等,總兵三十餘萬討突厥。唐世出兵討伐突厥,軍威未有如此之盛者,不給韋晞專美。
戰事拖到今年,裴行儉率軍斬獲甚多,其功行深重,某日宿營,突然命令全軍往高崗上轉移;諸將都說士卒已經安頓好,不可以再移動,裴行儉不答應,還催促快轉移。當夜,生暴風雨,原來的營地水深一丈多。
有此良將,遂擒敵酋奉職,突厥餘黨走保狼山,唐高宗命令戶部尚書崔知悌乘驛站馬車,奔赴定襄,傳達皇帝慰問將士的旨意,而且負責對付殘餘敵人,讓裴行儉領軍返回。
瞧,單從崔知悌從馬車而來,就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文臣行武事,崔知悌對突厥不能取勝,楊成喜心忖輪到我們上陣了,遂來公主府鼓動韋晞出征。
依他看來,韋晞騎射弓射功夫在大唐諸將中無人可及,楊成喜同樣精通騎兵戰,北方廣大,最利騎戰,正是對付突厥的最佳拍擋。
現在正是出力時刻,豈容韋晞蟄伏呢?
楊成喜口才不好,不熟悉勸說之法,說來說去韋晞就是不允,他含笑道:“老楊,你看看我幾歲了?”
“你才過二十五歲!”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二十五歲的大將軍,軍職上已經進無可進,打多一仗也進不了步,但我也不是說不打,關鍵是,人家先入為主啊!”韋晞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道。
“你是說崔知悌打不下的原因是因為諸將不配合?”楊成喜也不傻地問。
“不配合的原因有多種,一是崔知悌不能服眾,二是諸將壓根兒不想配合,所以我貿然跑去接過軍印,難說有什麼後果,不如另起爐灶。”面對楊成喜,韋晞不想隱瞞他道。
“另起爐灶,做什麼呢?”楊成喜興奮起來。
“我要找一條金腰帶!”韋晞說道,這是軍中黑話,金腰帶之前是殺人放火加搶劫。
“到哪找?”
“日出之國!”韋晞緩緩地道。
“預我一個!”楊成喜立即搶位置道。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