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糌粑的少不得奶茶,韋晞並沒有使用酥油茶的方法太麻煩了,而是採取新疆奶茶方法:先將茶水煮沸,然後加入牛奶燒煮,攪勻,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適量的鹽即可。
製法簡單,味道很一般,實在話簡陋得可以,但就是這樣的奶茶,能享用的人只有軍官,因為燃料缺乏,重於做糌粑,路上收集到的幹牛糞和枯葉枯草枯枝,統統都用在了製作糌粑和煮肉的要務上。
即便如此,唐軍征服吐蕃之旅明面上光鮮,實質大家都餓著肚子打仗!
十萬人的補給對於貧瘠的青藏線負荷不勝其重,儘管長巴約等竭盡所能為大夥兒籌備糧草,但補給始終不足。
肚子癟癟的感覺很可怕!
為了大家的胃口,為了活下去,有力氣打仗,往下走,唐軍不得不放棄了一直堅持著的不動藏區動植物的訓令,而是見到什麼就吃什麼。
於是青藏線上的野牛、岩羊、盤羊、藏羚、藏野驢、白唇鹿、梅花鹿、馬鹿、獐子乃止於雪豹、狼、狐狸、野狗統統遭殃,那時期可沒有什麼動物保護,唐軍見著就開弓射殺,吮血食肉,吃得滿嘴鮮血,狀似生蕃,讓同行的吐蕃人都在嘀咕:“唐人不是最文明的嗎?”
反正路遇有氣的東西都倒了大黴,唐軍釣魚、網魚,做水壩圍魚去捕魚,天上飛的鳥,自有神箭手招呼它們,堪稱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統統都是食物,唐人從不挑剔,愉快地將它們吃下肚裡。
歸順的吐蕃人見唐人驚擾了大地萬物,大驚失色,驚過去幹涉,唐人則爭辯說“大將軍有令,背脊朝天為人所食怎麼好象聽起來是廣南東路的說法,我們只是遵照大將軍的命令而已,他乃天子女婿,說什麼都是對的,你們說不是?”
“呃!……”吐蕃人無言,見到唐人想勸說他們共同食肉,嚇得跑開了。
當是時,雪域高原上人煙稀少,對自然影響較小,野生動物種類不多,但數量不少,淪為軍糧,
在野牛溝,唐軍一氣射殺了二千頭野牛,方圓百里的野牛滅絕。
他們一氣幹掉了近五千頭的藏羚羊。
雪線上,人們打死二頭雪豹,剝皮進獻給韋大將軍。
雪原上的野雞,笨蛋得可以,人們直接跑過去將它們給捉住,煮成了一鍋鍋的雞湯,很有良心地給病傷員補補身子
……
殺得過多,一時間沒有足夠的燃料煮熟,人們就將肉切成細條,用鹽醃了,拿麻繩穿了,掛在輜重的馬上帶走。
依靠自然風乾,或用馬身上溫度把肉乾燥,吃起來方便。
但這麼走動,顯得極為滑稽,自嘲我們都是叫化子了。
感謝韋大將軍,上到雪域高原,唐軍帶有三件寶:一是茶葉,它的用途毋庸置疑;二是鹽,醃肉極用得上;第三是肥皂,弄得再骯髒的手,在進食前總要找到水源,把手用肥皂洗乾淨再來吃飯,這是每一個火的火長瞪著眼睛督促的,因為這是韋大將軍的軍令!
與吐蕃人相比,唐人在青藏高原上生病率更低,讓吐蕃人羨慕不已。
就這樣,唐軍前鋒部隊憑藉著這百搭的軍糧,打到了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