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股的兵馬如洪水入城,往城中縱橫的街道上蔓延。
邏些城裡的石頭房子很多,街道也很寬敞,是整個吐蕃最繁華的城市。
此時家家戶戶緊閉大門,居民從門縫窗邊窺視入侵者。
街道很冷清,降了一些帶路黨找來的吐蕃人歡迎唐軍之外,別無他人。
唐軍直入市中心,那裡粗狂高大的殿宇座落山崗上,俯視著整座城市,乃吐蕃王宮所在,贊普的居處!
依舊沒有遇到抵抗,似乎吐蕃人的勇氣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這讓唐軍中的好戰分子很是不爽,不能夠殺人,也不可以藉機搶劫。
王宮內外已經被唐軍控制,道路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韋晞騎馬在眾將的簇擁下徑直入王宮。
及至宮門內,卻見一個身穿紫袍的少婦和一個小孩子領頭,以及兩列文官武將跪伏在路旁。
見到唐軍高階將領的到來,他們用漢語或者吐蕃語喊出了“罪臣等叩見大唐將軍!”
“抬起頭來!”韋晞也不下馬說道。
領頭的少婦露出臉蛋,明眸似水,沒有高原紅,而是白皙如玉,她煙視媚行,舉手投足,都是一副女子柔情似水的好作派,難怪成為贊普之妻!
現吐蕃“太后”嫩氏!
小孩子則是原贊普器弩悉弄的弟弟安贊普式,他非常走運,如果他先前取代他哥作贊普,死的可能是他。
當時器弩悉弄與其舅麴薩若詣羊同今西藏革吉、改則一帶兵,其弟安贊普式六歲,則在吐蕃軍事強人論欽陵掌握下,吐蕃人諂媚論欽陵,議立安贊普式為贊普,但論欽陵不同意,結果立了器弩悉弄為贊普,政權則歸論欽陵。
論欽陵與器弩悉弄均喪,唐軍進迫,吐蕃人膽氣已寒,安贊普式沒被立為贊普,只能算是王弟。
除了嫩氏與安贊普式最重要之外,尚有兩樣東西送上,一是吐蕃玉璽,這玩藝兒燙手,韋晞請了長巴約驗明確確實實是玉璽後,著軍中司馬收起來。二是吐蕃戶籍財物文簿和地圖:吐蕃共有人口達三百萬,不過分佈在廣闊的青藏高原上,顯得地廣人稀,而且前後三仗,吐蕃戰死丁壯為十萬、三十五萬和二十三、四萬指韋晞入藏,男丁喪失嚴重。
邏些附近共有牲畜三十萬頭,金銀價值五十萬貫,錦綺彩絹共三十萬匹。餘物在庫,不及具數。
韋晞遂收了典籍,差兵將接收倉庫,又佔據了城內各處要地,控制了整座城池。
在王宮處升起了大唐國旗,落下吐蕃所有旗幟標誌,然後宣讀了一份文稿,宣佈大唐佔領邏些,吐蕃國祚至此終結!
一些吐蕃人聽得,忍不住痛哭流滋。
論起吐蕃歷史,青藏高原遠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已有部族活動,流傳到唐朝時,松贊幹部是第33任吐蕃國王,但之前歷史並無文字記載,很難肯定他之前的吐蕃王朝的歷史正確性,或許只能說是大的部族。
因此吐蕃開國之君就為松贊幹部,二任為芒松芒贊,三任是器弩悉弄,待唐軍進攻邏些,吐蕃遂亡。
韋晞將嫩氏及安贊普式另行關押,至於王宮,參觀過後任它空置,韋晞大將軍行轅並不進駐。
除去王宮,邏些城裡尚有大昭寺和苯教神廟,韋晞初進邏些,立足不穩,暫時不管它們。
控制地方,重在人,韋晞與長巴約、娘欽戰薩等商量,對城裡官民進行甄別,準備久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