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婆!”韋晞聽著公主這等行事,拍案叫好道,她懂得維護她老公了!
她為夫出頭,不讓夫婿受辱,在封建社會,屬於“善行”,當得表揚的!封建禮法不同於文明社會,例如某人父親被殺,那人殺回兇手,稱為父報仇,官府往往從輕落
“嗯,你準備好馬匹,我休息一下就進宮接了公主回來!”小Δ說.
“是!”李如風連忙交代下去。
然後李如風說起了第二件重要的事兒,那就是攻打吐蕃,誰可為帥的問題!
吐蕃難以對付,世人眾所周知。
但吐蕃先有三十五萬軍被斬,後有內亂,論弓仁率眾歸唐,讓攻打吐蕃一時間成為了極大的可能。
這可是滅國之戰!一旦成功,皇帝告廟,統帥被封國公!
多麼大的誘惑,誰都卯足了勁兒,好幾家大勢力都提出攻打吐蕃統帥的人選。
本來呢,韋晞還在洮河道前線的話就非他莫屬,但他回長安結婚,已經向朝廷交卸了洮河道大總管的職司,朝廷也一直沒有派出新的大總管,因此有可乘之機。前線的將士還當他是大總管
有人推薦第一次大非川會戰失敗的薛仁貴,請朝廷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在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畢竟將才難得,讓他有個洗涮自身汙名的機會,這是朝中薛仁貴的粉絲上奏結果。
薛仁貴屢立大功,根基深厚,連左相薛元也給他撐腰張目。
接著武家人中現任兵部侍郎的武元嗣自告奮勇,樂意出任洮河道大總管,成就武家偉業。
武后強力提拔孃家人,自有一幫臣子為武元嗣搖旗吶喊。
不過他的機會不大,畢竟天皇還在位,他清楚武元嗣是什麼貨色,不可能將朝廷大軍交到武元嗣手裡當玩具。
又一位強力人士浮出水面,那人叫做裴行儉,來頭極大!
他出身望族河東裴氏中眷裴,是裴行儼隋唐演義裴元慶的原型人物的弟弟,李靖的徒孫,蘇定方的徒弟,而李靖是大唐軍神,蘇定方則是第一代將帥末期的輝煌者。
665年裴行儉升任安西大都護之職,“西域諸國多慕義歸降”,他的威名聲震西域,已經揚名立萬。
不久後,裴行儉被徵調回京,先後擔任司文少卿、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負責官員的選拔工作長達十餘年,“甚有能名”,他與李敬玄被人併成為“裴、李”。裴行儉所創造的“長名姓歷榜,引銓注”為後世所沿用。
這樣一個強人,厚積薄,有大批擁躉,推舉其為元帥。
就連在河州道前線的李謹行,也有人推薦,此人正是右相李義琰,認為他果敢忠義,用兵老到,可堪為帥,組織攻打吐蕃事宜。
另外還有一些人推舉禁軍中的大將軍等為帥,眾說紛紜,朝議熱烈。
“我有人推舉嗎?”韋晞問道。
“有的!”李如風懂得交際,情報來源可靠,告知駙馬道:“戶部尚書郭待舉、侍中袁公瑜兩位大臣。”
這勢力淺薄了一點啊!
兩位大臣一直支援韋晞,現在就與有左相右相的人馬對抗,有點抗不過的樣子。
“那麼劉公呢?”韋晞問起來,李如風知道說的是尚書左僕射劉仁軌,他可是從二品的高官,老軍頭,連“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他都可以不放在眼裡,若他給韋晞聲,其他人都給靠邊站。
“劉公尚未回朝!”李如風稟道。
說出劉仁軌之事,連韋晞都不禁羨慕起他,真是運氣來了什麼都擋不住。
是劉仁軌受降,接納了吐蕃論弓仁歸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