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大非川祭天儀式完成,天壇繼續動工,將使用花崗岩重新裝修,將它弄得氣派漂亮,小Δ說.
共分三層,最下一層記下了參戰的各路軍隊立下軍功人員的名單,中間一層則是將軍們的名字,包括馮小寶,頂上一層只得二個人名,那就是天皇與天后。
帝后雖然沒有出戰,但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誰敢說不是!
所以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天壇處最高層,馮小寶這次封大非川,也算得上是他膽大包天他沒請旨就封了,再有天后的名字堂爾皇之地出現在祭文上上,那是驚世駭俗的!
極少有皇后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馮小寶端的是敢作敢為了。
私底下他是這麼說的:“俺必須討好俺丈母孃呵!”
諸將軍們面面相覷,頗有一種牝雞司晨的感覺,覺得不妥,但大夥兒受了他的好處,他畢竟是軍中老大,唯有認了。
……
大事已了,大夥兒留駐三天,做了三天的義務勞動築城!
唐軍在大非川築的“威遠城”是座一千二百步的城池,周長約為三四里左右,高有八米,使用水泥和石塊修建而成,它的建立,意味著唐軍在吐蕃喉嚨處的立足,讓吐蕃向大唐的出擊受到嚴重的遏制。
大非川的失守嚴重程度有如匈奴失掉陰山,陰山是匈奴進攻漢朝的橋頭堡,有水草可養牲畜,是匈奴最重要的牧場,失去陰山,讓匈奴過之未嘗不哭也!
馮小寶著將軍韋待價留守此城,留騎兵五千、步兵一萬和五千民夫給他,餘眾隨他回鄯州。
在承風嶺,又舉行了祭地儀式,但規模不及封大非川的大。
然後承風嶺留兵三千,由校尉米五郎防守,
過湟水大橋,通湟縣民集體放假一天,齊集大橋遠迎勝利之師、威武之師!
夾道歡迎,鮮花暴擲,人們歡呼,盛況空前!
國人最喜吃喝,以馮小寶為甚,在通湟縣,馮小寶下令開啟酒庫,請了全軍大吃一頓,算是正式的慶功宴,之後就分派到各個駐地,靜待朝廷賞賜到來。
之後,由馮小寶作主,洮河道軍隊方面委了程伯喜管步軍,韋待價管騎軍,至於馮小寶與李謹行、劉審禮、楊成獻等主要將領加上一些出眾的將士,返回洛陽。
臨行前,馮小寶上封摺子急送洛陽先前封大非川的摺子已然上奏,就施施然地帶著一干人等啟程。
一路上並不張揚,只在驛站投宿,不進州縣,不見官員,不接受禮物,極其謙恭的樣子。
同行的人對這樣的待遇當然不是很爽,我們打了大勝仗耶!
就有劉審禮跳出來斥責道:“知足吧你!得封大非川,你立即退役,都已經賺到了,其它的,盡是虛名!”
“對啊!”楊成獻也幫腔道:“就按小寶的話來說:神馬都是浮雲!”
最後是李謹行一錘定音道:“要謹慎謙虛,只怕京城已經鬧成一窩粥了!”
……
他說得一點沒錯,馮小寶先前向朝廷上奏封大非川,這封奏摺引了軒然大波!
人家霍去病是什麼人,你馮小寶又是什麼料?
說起來朝廷中相當多官員對於馮小寶那是滿滿的妒忌、眼紅,私底下談起來那真的是怒不可遏!
這小子,出身鄙俚,不學無術。僥倖得功,二十五歲不到成為洮河道大總管,這可是相當於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級別的高階武官,試問歷朝歷代有什麼小子做到的!
他破吐蕃,斬三十五萬,立下殊勳,得天皇天后垂青,萬民讚頌,還極大可能成為天皇天后膝下愛女的夫婿,這天理何在!
目前的朝官,雖有科舉的衝擊,可世家大族勢力依舊很大,但即使是大族嫡系子弟,沒有誰可以象他這麼年輕就站在這樣的高位上。
假以時日,還有大夥兒的位置?
本來,他立下大功,上位是妥妥的,不想他好大喜功,竟然來了個“封大非川”,去祭天!
好機會!
天地只有一個人有資格可以祭,那就是皇帝!
皇帝是天子,天是他的祖宗,其他人去祭天,想做什麼?!那是大逆不道、大不敬、意圖謀反!
馮小寶好大喜功,不惜逆違,意圖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