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心得?”
“這……”
“這經驗學不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來恒大著膽子上奏道:“馮小寶說豐收成功有三,一是水肥管夠;二是生態平衡;三是選種育種,或可實用於通湟縣,然而天底下諸州縣,情形豈同於通湟縣。”
“通湟縣裡牲畜眾多,肥力充足,牲力耕田充足,馮小寶說幾乎每戶皆有耕牛,多則七八頭,其餘州縣豈有這等條件!”
“生態平衡乃是他一家所言,未經驗證。”
“選種育種更無定論!”
來恆慷慨陳言道:“天底下無必對的準則,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馮縣令與其它縣令更有優勢的是他是軍屯,軍政合一,縣裡說一不二,他縣豈可做到!”
這是誅心之言!就差沒指責馮小寶割據地方,飛揚跋扈了。
他在那裡給馮小寶不停地上眼藥,李治這傢伙就是耳根軟,聽得頻頻點頭,好在還有一個天后!
她冷冷地道:“來卿家此言差矣,一些道理乃是至正名言,如水肥管夠,他縣做不到如通湟縣這麼多的水肥,是否就不在此作文章了?”
“不敢,各州縣須當盡力!”來恆躬身道。
相比於天皇,天后為人冷靜、算計精明大臣們背後誹謗說她出身商人家庭的原因,極不好糊弄,因此來恆得小心應對,不管什麼,先保住自己再說,否則給天后抓住痛腳痛打,官丟掉都有可能!
“那就是了!”天后一句話就讓來恆止咳,她掉臉向著天皇道:“陛下,可將馮小寶的附件明天下,著各州縣地方官研究,從中得出收益,根據實際而行之!”
“天后此言極是!”戶部尚書袁公瑜大讚道。
“甚好!”天皇李治同意了。
“那麼,陛下,馮縣令在軍政兩方面雙豐收,應當賞賜!”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貌似很公平公正地道。
李治又想點頭了,不想給天后冷冰冰地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馮小寶得到此位,天皇待他已是不薄,不必多議!”
這幫鳥人想幹什麼,武則天一目瞭然!
馮小寶前不久才升官,又再給他升官,他才多少歲?
這幫鳥人不是幫他,想捧殺他!
結果馮小寶得到的是部裡兵部、吏部當年考評卓異,不能升官。
散朝後,李義琰有意無意地拖到後面,來恆過來與他一道走。
“這一明天下,馮小寶可就天下聞名了!”李義琰有意無意地道。
馮小寶不能夠升官,因為他根基淺薄,根基又是怎麼加強的?如天后將馮小寶奏摺附件行天下,天下知名,他有了名聲,下回天后再要提撥他,大家就不會說天后是亂來一氣,提拔令人信服,順理成章。
“這馮小寶,政事軍事皆無可乘之機?”來恆苦惱地問道。
“然確是真的!”李義琰無奈地道,扶正有點歪的官帽道:“他只抓軍事與農事,商業則委給他的什麼董事會,縣裡諸事不管,但。。。”
縣令職權不少,勸農桑,興文教、收賦稅、審罪囚等等,馮小寶不管其他事務,那麼。
“豈不是可以找到由頭……”
“他以州里長史許可權,著縣丞、主簿代行,無可指責!”
“哎!”兩位中書齊嘆一聲,不知咋地,馮小寶越是搞特搞忠君愛國之事,他們越是看他不順眼,認定他將來必反。
事實將證明他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