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建設盛唐> 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一二節 攻不攻? (1 / 2)

軍中無歲月,追逐吐蕃人跑來跑去的馮小寶,與吐蕃人大玩你進我退,我進你退的遊戲,因為馮小寶的厲害,吐蕃人騷擾涼州四州地方甚少。 .

這一天,他接到通湟縣文書。

只有四個字:“麥子將熟!”

噢,得回家了

於是,馮小寶帶著三千三百騎兵,來時三千六,回時三千三,損失很小,他們敲著得勝鼓,儼然以勝利之師的姿勢返回通湟縣。

自然大排筳席,論功行賞。

別看小大小鬧什麼的,吐蕃人居然給他幹掉了六千有多!

這個數目絕對不少,更難得的是以唐軍犧牲很少的代價換來的。

遇強則跑,遇弱則戰,唐軍馬快刀利,兼且還打埋伏,把遊牧民族的習性學到十足!

都是各個倒黴的部族,遇到了武裝到牙齒的唐軍,能夠脫逃的很少。

這個年代的唐人,處於朝氣蓬勃、充滿自信的時候,只要他們的將軍敢戰,部屬自然效命。

河湟地區是整個唐帝國對吐蕃形勢最好的,不過得捱過目前這一關再說:吐蕃人五萬鐵騎入侵!

吐蕃人自西海北而來,所謂滿萬騎兵接上天,而五萬騎兵,如同潮水般,從曠野間漫過去,密密麻麻,黑壓壓的好像烏雲一般,一直延展到天邊盡頭。而間中象閃電般閃動的銀光,那是他們的兵器反光。

悶雷般的馬蹄聲伴隨大軍的到來,讓

大軍後面,跟著的則是大量的牛羊和馬匹,這是吐蕃人的補給。

吐蕃人大舉入侵!

其實吐蕃人想派更多的人來,但是他們朝政不穩,牽制了他們的力量。

主將不是論欽陵,而是叔父論迷古,他打老了仗,最不濟也可以把軍隊帶回來。

吐蕃人越過了湟水,看到兩座烽火臺上熊熊燃燒,不斷地向後方報警。

他們並沒有攻擊這兩座烽火臺,而是徑直繞過了它們。

騎兵不攻城,就算是一比一的交換,都是騎兵吃虧,論迷古這麼老到的人,早就下令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而孤懸敵外的烽火臺也明智地沒有出任何攻擊,要是惹怒了吐蕃人,幾萬人出動,足以剷平烽火臺。

不攻擊不算違反軍幻,畢竟他們只要按時出警報即可。

一個接一個烽火臺點燃,迅地把訊息傳到後方。

而吐蕃人也越過了一個接一個的烽火臺,沿路皆不見唐人蹤影。

要知道,往外的唐人都是牧民,牧民得到訊息,騎馬跑路得快,讓吐蕃人無所收穫。

這不是好事,因為抓不到人口來埴溝壑開路,只怕吐蕃勇士將死得更多,白白死掉。

終於,他們見到了一片金燦燦的地面,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那是讓吐蕃人垂涎欲滴的豐收的田地!

不說別的,看到那片金黃,就比吐蕃絕大多數的田地要來得茁實和耀眼。

吐蕃人種青稞是粗放經營,看天吃飯。

唐人的田地開始了選種育種,從一開始就勝過了吐蕃人。

再來精耕細作,收穫是吐蕃人的翻倍有餘,自然就長得形勢喜人。

似乎沒有唐軍的機動部隊,那些田地就象一塊塊金子吸引著吐蕃人。

但,有些東西避免不了,比方說,討厭的城牆和嚴陣以待的唐軍士兵。

路兩邊都是山,比較陡,馬匹行軍很困難,唐軍也不阻路,就在路邊建了一面城牆,很寬大,足以抵禦周圍的進攻。

吐蕃人試探著派出小部隊過路,走到一半路途,唐軍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