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劉仁軌細細寫了一份奏摺,分析了吐蕃人不打通湟縣和鄯州的原因,認定他們會在秋天入冠,要求利用目前時間,將地方要塞化。
一是要錢,二是要人力,在各處修建堡壘和長城,還要新建兩個水泥廠,嚴防死守的同時,利用騎兵,大量殺傷吐蕃人。
奏摺以快馬加急形式送到京城,不出他所料地,又給駁了!
朝廷回覆是要塞化花錢太多,還有通湟縣和鄯州近十萬人在那裡,還保不了區區的田地和牲畜?朝廷養你們有什麼用?
“我靠!”馮小寶又看到了朝廷的迴文,氣得他將回文往桌上一扔。
這回他有點信朝廷有人與他們作對了,可是他馮小寶的面子在以前還是很吃得開的,但這回都沒面子了?
不對!
都是老劉寫的奏摺啊!
他回到通湟縣,以縣令的身份向戶部而不是向兵部申請專項資金,要求興辦多一個水泥廠,加強湟水大橋的防禦和農田的保護。
結果呢?
朝廷同意了!
馮小寶以他自己的名義,試探著向朝廷申請,給他一筆資金使用本部騎兵拉練,既是訓練,又是援助涼州一線,助當地守軍防禦吐蕃人。
結果呢,朝廷又同意了,給錢痛快,也多!
嗯!問題出在老劉的身上,老劉給他以助力,但也拖了大夥兒的後腿。
針對這種情況,軍中司馬崔千尋提議馮小寶直接找劉仁軌談談,看看能夠解決問題,軍人就是講直接,少來虛的和彎的。
……
“沒錯,中書令李敬玄與我有仇,什麼都駁了我的!”劉仁軌直言不諱地道:“前陣子他又駁了我提升軍官的要求和提升鄯州為大都督府的要求,只給了部分軍官和下都督府的名份!再有擴修到蘭州和原州道路的摺子也給打回”
提升軍官,馮小寶的部屬有份,結果被駁。
鄯州升格為上都督府,對於馮小寶有好處,他可以升官了,升不了官至少資歷上也有好處,變成下都督府,則遜色一點。
擴建道路,同樣是好事,後方部隊及早跟上,補給得力,自然會有好處。
得,神仙打架,其他人波及了。
李敬玄是中書令,名副其實的宰相其它宰相則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還得向他靠齊,他若是批駁,皇帝也不得給他面子,因此劉仁軌屢被批駁。
“我暈!”馮小寶呆直半晌後道:“軍國大事,豈能當此兒戲!”
“你不生氣麼?”看劉仁軌滿不在乎的樣子,馮小寶覺得很是奇怪。
“生氣有什麼用,我早就看開了,我打仗這麼多年,在前線打仗,後方拖後腿的事情少得了嗎!而且,不還有你在麼,你的面子頂用啊!”
“豈有此理!”馮小寶氣虎虎地嚷道:“俺要上摺子彈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