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下來,說得輕巧,長巴約現在與大唐邊軍大搞貿易不知道多紅火,吐蕃人以金砂、銀錠、銅錢、藥材、皮毛和犛牛購買大唐的茶葉、瓷器、絲綢、酒以及用具用品,賺得不少,也給自論欽陵以下等高官權貴大筆的賄賂沒他們同意,長巴約也做不下去,其實,論欽陵屬知唐派親近長巴約的人也有分潤。.
大唐的胃口極大,吐蕃人的上述物品來多少就收多少,例如金沙江畔的部族出產砂金,那玩藝兒對於部族根本沒什麼用,其它部族也不收,各部族之間停留在以物換物的低下水平,對他們來說,第一值錢的是牲畜,第二是生活用品,一隻水桶都好過一捧砂金。
可是唐人卻很喜歡砂金,吐蕃出產的砂金都賣給了大唐,那些銀砂也賣得很好,現在長巴約有大批的奴隸都在找金子賣給大唐。
如大唐教會吐蕃人找尋一種“冬蟲夏草”的藥材,同樣是有多少收多少,每年都有大批供給大唐,一到了收穫季節。
之前,大唐與吐蕃的貿易比較困難,民間來往雙方缺乏互信,經常有黑吃黑的現象,一直做不大。而官方的地方官和邊將又不敢做貿易,怕給言官彈劾,不是說笑的,一個勾結吐蕃的大帽子壓下來導致丟帽子誰敢做?
如今貿易好了許多,大唐的那個邊將叫做馮小寶的敢做貿易,他建立了榷場,由他們管理,吐蕃人到來貿易者皆受保護,還真的是保護,前陣子唐軍還為吐蕃人與其他吐蕃人打了一場仗!買賣很公道,不搞黑吃黑,吐蕃的權貴們終於嚐到了貿易的甜頭!
吐蕃也有夏天,熱起來同樣很熱,只有大唐來的絲綢製成的衣服才能夠顯示出權貴們的與眾不同,一到夏天,他們穿起絲綢,而其它吐蕃人還穿著厚厚的皮衣頂多是袒露一邊手臂,熱得直抓癢癢,那種優越感格外不同。
吐蕃人以肉食為多,吃的青稞較粗,難以消化,地方苦寒蔬菜難種,不喝茶的話腸胃經常不適。
高原不產茶,來源都靠大唐輸給,大唐賣出茶葉這是戰略物品,吐蕃人必須以金銀來換,吐蕃的達官貴人不缺少茶喝。
說到酒,大唐產的西海酒在短短時間裡征服了整個吐蕃,這才是酒,夠勁,吐蕃人自產的青稞酒那是糖水!
就連現在大夥兒開會的金帳,也是去大唐訂購買來的!
吐蕃人做不來用金箔貼帳篷的業務,只好從大唐那裡買了。
……
貿易一開,沒有黃金萬兩也有銅錢十萬貫以上的貿易額,得到好處的吐蕃上層誰都不想動這隻會下蛋的金雞,奈何也有的部族領不爽的。
他們沒有什麼東西參與貿易,得不到什麼好處,就利用那個做貿易的大唐邊將馮小寶身份來攻擊長巴約,說他是唐奸、唐粉!
馮小寶敢做貿易,也敢殺人,殺了不少的吐蕃人,他這邊刀子,那邊銀子,或許這樣才不受朝廷的疑忌。
採爾馬特就是其中之一,這傢伙打打殺殺一把好手,部族上下都是能打的,而生產貿易則完全沒有水平,要他們去摸山坡指收集冬蟲夏草還不如去砍人來錢得快。
他站起來吼叫道:“通湟縣那裡有大量的農田,馬牲彌山!長巴約受令攻打那裡,卻按兵不動,他不是奸細還有誰是,他與唐軍勾結,唐軍居然跑到了他的地盤上開設買賣店鋪去收貨!”
此時此刻是萬萬不能認的,長巴約站起來大聲分辯道:“根本沒有這種事,唐軍到我的地盤上做買賣?笑話!我之所以不打通湟縣,是因為我與他們鬥將鬥輸了,只好不打,我高原漢子說話算數的……”
該認什麼,不該認什麼,長巴約有分寸。
雙方爭論,好好的討論對唐戰略變成了誰是奸細,結果給論欽陵一拍桌子道:“不要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