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現的是一個吐蕃的小部族,見到唐軍大隊到來,立丟了牛羊和掠奪而來的物資,作鳥獸散。.
吐蕃人落後,除了中央軍隊打散部族的界定而徵召隊伍之外,其餘的單位均按部族的方式出動,
無論大的或者小的部族,出動時均趕著自家牛馬羊來為贊普國王效力,這樣牛馬羊是他們的口糧,可不象中原王朝那樣有能力組織起大規模的支前補給隊伍。
部族的補給一靠牛馬羊的肉與奶,二靠搶掠,主要還是靠牛馬羊的肉與奶,他們吃不慣中原的米與面。
如此丟棄上千只的牛馬羊對於部族是很大的損失,倒是見機得快。
能逃嗎?唐軍的包圍圈早已經分出兩路靠前,即時合圍!
他們驅趕戰馬,一圈圈地向前湧動,馬蹄聲的響起越來越響,戰馬狂奔,馬蹄踏在地上,密鑼緊鼓,讓大地顫動了起來。
吐蕃人夾起尾巴,奪路狂奔!
不要以為遊牧民族代表了對我中原王朝的吊打,是天神之鞭?!事實上,被我中原王朝欺負去按住狠揍的遊牧民族更多,不可一世的匈奴消失了,橫行霸道的突厥滅亡了,還有不計其數不知其名的遊牧民族也都泯滅於歷史之中。
吐蕃對大唐的大非川之戰是四打一,如若一對一試試看!
專業打仗的帳兵還可以打打,半牧半兵的吐蕃人遇到唐軍,跑得慢都是死!
唐軍追上來了!
背射吐蕃人,箭箭奪命,一排箭射過去,吐蕃人倒下一片。
無奈之下,吐蕃人返身作戰。
雙方對射的結果,哪怕是雙方命中率一致,唐軍中箭墜馬者只達吐蕃人的五分之一。
無它,吐蕃人的箭頭太劣,這支小部族尤甚,無法擊穿唐軍裝甲。
吐蕃人只得伏低身體,以馬頭為掩護,拼命向前,希望雙方能夠短兵相接。
那就射馬!
唐軍以排隊槍斃的形式,嗖嗖地向著吐蕃人放箭,吐蕃人前來衝突,皆給硬弓射定。
他們終於品嚐到他們射殺無辜唐人的痛苦與惶恐!
馬匹轟然倒地,狼狽不堪的吐蕃人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時,無情的箭矢追殺著他們,將他們紛紛射倒!
射殺了衝鋒的吐蕃人,餘下了百餘名的吐蕃人老人、小孩子和婦女!
在本地裡,唐軍又佔據優勢,因此他們俱都成為俘虜,留下一命,將會作為奴隸給出售。
一般而言,老人在生產的角色中只能用作放牧,賣不了幾個錢,但部族中的老人不會很多,因為當時醫學水平差,壽命短。
小孩子識事了,將他們貶為奴隸他們會心懷仇恨,那就將他們賣到邊遠地區,不要在本地出售,也就翻不了天。
吐蕃的女子,沒幾個漂亮的,哪怕是十八無醜女,高原上的烈陽和疾風將她們面板磨礪得粗糙,
所有的奴隸都會交給隨軍的奴隸商人賣掉,他們不屬於軍隊,收購價也狠,賣出價往往是收購價的三至四倍不止,但是乾手淨腳不用唐軍費神。馮小寶不喜歡他的軍隊不那麼專業,認為軍隊的馬步兩軍只負責殺人,其餘的交給專業人士去辦。
這支部族不是很大,也沒搶到多少東西,唐軍分出百來人護送奴隸和牛馬羊回通湟縣,其他人則便繼續行程,向西北國境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