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寶在邊地苦幹,時為大唐的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外間的訊息6續到來:
三月,詔劉仁軌等改修國史。 .
高宗制樂章,疏勒來降等等。
其中與馮小寶有點關係的是:
閏五月,燕山道總管、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大破高麗叛者於瓠蘆河之西,俘獲數千人,餘眾皆奔新羅。時謹行妻劉氏留伐奴城,高麗引攻之,劉氏擐甲帥眾守城,久之,虜退。上嘉其功,封燕國夫人。謹行,人突地稽之子也,武力絕人,為眾夷所憚。
聽到訊息,馮小寶對天賀之!
李謹行對他有賞識之恩,夫人劉氏收唐玉媚為義女,他們建立大功,馮小寶很是高興,為他們浮一大白。
另一則訊息則令他悲傷:十月一日,閻立本卒。
“左相姜恪宣威沙漠,右相閻立本馳譽丹青”至此絕矣,馮小寶不禁嘆息
姜恪曾為攻吐蕃的大總管,馮小寶的跡得他自命令遊擊西海而來,至於閻立本,也曾給他說過好話,為他畫過商標,斯人已去,他的畫畫可就值錢了。
當朝相爺是李敬玄、戴至德等,馮小寶與他們不熟,好在他簡在帝心,也確實做出了成績,倒不怕別人搞鬼搞怪。
……
北風吹,雪花飄,
爆竹聲聲辭舊歲,通湟縣的爆竹聲不怎麼響亮,不象內地的小縣城都是響成一片,畢竟從外面弄來竹子不多,放它們放在火堆中點燃迸的一響,只有馮小寶的官衙前火堆才可以辦得到。
春節到了,不用勞作,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意,馮小寶的的部下、部曲,都有生活保障,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筆賞賜,除了銅錢,還有油鹽醬醋、米麵、當然少不了人們喜歡的肉,風乾肉和煙燻肉。
雖然量不多,但他們的生活比起其它城市的百姓來過得幸福。。。嗯,想佔小寶的便宜吃大鍋飯是不可能的,如果評定出某個傢伙為“懶惰分子”,他的結局是丟到井下挖煤,依照挖煤的重量換取食物!
馮小寶覺得自己非常獨裁,而他的部下和部曲們卻認為他英明而仁慈,哎,古人真好忽悠,給點顏色就當大紅來愛了。
有文工團打底,就有了通湟縣別具一格的“春節聯歡晚會”,搭個戲棚,大家去上面跳啊唱啊的,圖個熱鬧。
唐人好歌舞,老人都可以上去表演一二,小孩子也去翻跟斗,嘿,不錯不錯!
春節聯歡晚會不算新鮮,唐人類似的晚會也不少,所以馮小寶力推冰上運動。
作為穿越人士,第一要務是造反,第二要務是建設美好家園,做到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
精神文明方面,體育運動是個不錯的選擇,讓大家有強健的體魄,更好地為他賣命。
冬天玩冰球是個不錯的選擇:
練習是在結冰的湖面或者河面上,大夥兒腳上綁著冰刀,手持木製曲棍,在冰封的面上,追逐打擊圓木片製成的圓球,以兩根豎起的木杆作為球門,把球擊進球門,參加人數不限。
可以單門練習,也可以雙門分隊對抗。
推廣開來,很快無聊的人們玩得不亦樂乎。
當大夥兒練習到有一定水平後,即正式開場打比賽。
比賽場地設在附近的一條河上,圈好冰面,邊緣有切割好的圓形大冰塊阻擋。
每隊1o個人,上場的有6個人,分為守門員、左右後衛、左右前鋒和中鋒,護具是現成的,隊員們身穿重灌鎧甲內有皮襯,戴皮手套、護膝等,腳上更有特製的保護鎧甲,穿著冰鞋,持曲棍,就開戰了。
“有馬球,自然就有冰球!”馮小寶如是說,恬不知恥地把冰球明權攬為已有。
後來帝國曆史上寫得分明:帝得馬球啟而明瞭冰球!
馮小寶騎兵部隊有四個團一團二百人,每團出一支隊伍,就叫做騎兵某隊,再到牧民也分出四支隊伍叫做牧民某隊,以此類推、農民也有四支隊伍,其餘的也湊出四支隊伍,總共十六隊分為四組。
規則讓大家覺得很新鮮別緻,先抽籤進入哪一個隊,同一組的必有四種不同屬性隊伍,先單迴圈,再淘汰賽。
都尉們馮小寶楊成獻程伯喜悉數上陣,馮小寶的軍團隊先對陣的是農民隊,大家都穿著鎧甲,區別在於頸上套的不同顏色的麻布。
比賽沒開始前,人們便絡繹不絕的到達河岸邊觀戰,竟有上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