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了不起,左驍騎衛以逸待勞,馬力充沛,獲救唐兵以馮小寶的嵩陽折衝府為主力,打了雞血般地衝鋒,馬也感染主人的精神,跑得飛快。
吐蕃人馬力已疲,被唐軍兩下一合力,吐蕃人大敗虧敗,死掉的居然四千有多,而唐軍此戰死得不到百人!
這是少見的大勝,左驍騎衛官兵們數著密密麻麻的吐蕃人頭,笑逐顏開,這趟真的沒白來!
獲救唐軍看著人頭,又哭又笑!
許多人殺到脫力,馬匹累到喘大氣。
接下來該當如何,馮小寶沒經驗,但左驍騎衛老軍官多著呢,找來一批運糧的馬車,糧分攤帶上,多出來的也不要了,把最沒力氣計程車兵們裝上,其餘的人騎著搖搖晃晃的馬,立即轉移。
他們打頭先行,左驍騎衛則在後面護衛。
馮小寶馬也不騎了,他坐馬車,那匹“閃電”的河西馬累壞,跟在馬車邊上小跑。
別的馬車擠滿了人,馮小寶的馬車上就他與姜諮一起坐著,他們的馬車上還有酒肉,放了皮毛當坐墊,較為舒適。
此時馮小寶才將心事放下,正式地向姜諮拱手稱謝道:“多謝左相,多謝姜四郎,多謝左驍騎衛的兄弟們!”
他拱手相謝,再向旁邊護衛的左驍騎衛騎兵作了個圓圈揖,再三致謝。
感激之情,出自肺腑!
所謂久旱逢甘霖,甜到心裡,馮小寶之前怨念極重,結果因左驍騎衛到來而得到徹底釋放排解,多得了左驍騎衛!
“哎,馮大郎,我們是恰逢其會,只在邊界上撈食,你這趟西海清剿吐蕃人,過大非川,救援我軍將士,種種大事,我們才要多謝你,為國爭光呢!”
兩人相互吹棒一番之後,又吃吃喝喝,兄弟感情相當融洽。
馮小寶不禁問起:“四郎為何到達本地,救下我等?”
是軍事演習呢,還是什麼原因?應該不會專門為我而來吧,馮小寶的疑問正如布林加音:堂堂的大唐京城十六衛軍隊,精銳部隊,居然出現在這鳥不拉及的地方,跑來打遊牧民族?!
軍費多了?吃飽了撐著?
豈料姜諮回覆,真的是專門為他而來!
“我們左驍騎衛奉聖人(皇帝)之命作相公(左相姜恪)的護衛,向不輕出,而且此地吐蕃勢力並未大至,更不可派出左驍騎衛這等部隊到此!”姜諮直接了當地道。
“那為什麼來呢?”馮小寶疑問道。
“在你們出發後的一個月,有名道士求見相公!”姜諮講述道。
“道士?”馮小寶忍不住叫道:“是叫玄清嗎?”
“對!”姜諮擊節道:“正是此人,洛陽老君觀的掌殿道士。”
“相公何等尊貴,普通道士豈可到得相公面前,但這個道士說出他是誰,相公就見了!”姜諮道。
“他乃李淳風仙長的徒弟!”馮小寶搶著道,表明雙方是認識的。
“正是!”姜諮點頭道!
“玄清所為何事?”馮小寶心忖不是為俺而來吧?
“正是為你而來!”姜諮嘖嘖嘆奇道:“他說在你出兵前,為你算過一卦,說是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