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地點數目,至少有五百人,至於沒有數到的,可能會更多。
他們中間不少人套著沉重的鐵鐐鐵鎖,忙碌不停,他們要放牧牛羊,種植青稞,還要捻毛線、織毛毯、進行畜產品加工(比如做酥油)、撿犛牛牛糞曬乾做燃料。
苦活髒活累活都是他們的活兒,使用的工具簡陋落後又笨重,還用木犁、木鋤這類笨重的東西,穿針引線用的是骨針,可憐!
而吐蕃人不幹活(也不是不幹,女人幹活為多),騎著馬來回巡視,有動作慢一點的就是一皮鞭過去。
吐蕃人的鞭術高明,打得漢人奴隸皮開肉綻,看著他們滿腔怒火,憤怒難平的樣子,打得更是歡快!
這些以前是大唐精英,現在淪為奴隸的唐軍軍人們當中的少數人將滿腔怒火壓在心頭上,想的是萬一有什麼機會,一定會將吐蕃人的施予百倍奉還!
而大部分人麻木不仁,甚至開始信奉吐蕃人的神佛,用宗教去麻醉自己。
無它,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這裡天蒼蒼野茫茫,四周都是大山,進來難出去也不易,夏秋之季吐蕃人對他們看守非常嚴厲,編成一組十人,以連坐方式管制,一人出逃就殺其餘九人。
冬天,讓他們逃也不敢逃!
在那個年代冬天裡出外,就算給足衣被和食物外加燃料,也走不遠,無情的透骨北風能將人凍成冰棒!
至於救援?當初薛仁貴雄姿英發,十萬唐軍精銳都打不下吐蕃,敗陣之後,必有個回氣期,無法指望唐軍這麼快殺回來。
吐蕃人使用漢人奴隸非常多,吐蕃人丁少,遊牧為多,會種地的少,所以掠奪漢人人口勞役是其國策,而漢人奴隸一進吐蕃,幾乎沒有迴歸的可能。。地形太過惡劣了。
……
偵察兵回來後將此地情況畫出來:過一千帳,人口密集,控弦之士不下三千,是少見的大部族!
其分佈廣闊,攻打這邊,那邊有時間聚眾來戰,不好對付。
不過,此部族也有明顯的弱點,他們的大帳設在山坡斜面上!
從雪山下到山區中的平原之間是斜坡,部族貴人們的大帳均設在山坡上,他們的營帳又大又豪華,色彩鮮豔,特別醒目。
貴人們居高臨下,俯視自己的領地,與眾不同,但也方便了馮小寶們去攻。
如此就不必穿過人口密集的營帳區,沿山邊雪線而去,直取部族大帳!
大帳區域的邊緣有護欄,但形同虛設,貴人的部屬居住在大帳周圍保護他們。
“有多少人呢?”有人問道。
“大概一千騎有吧!”畢竟偵察兵隔得遠,難以看清。
觀察他們的巡邏警戒較為鬆懈,也是,作夢也想不到一小支唐軍會摸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