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263章:調兵遣將、積極備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3章:調兵遣將、積極備戰 (1 / 2)

五更時分,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之時,大興宮正門廣陽門鐘樓的鐘鼓就開始向全城報曉了。

激昂的鼓聲、悠遠的鐘聲從皇宮正門漣漪般向四面八方盪漾開來,隨後,全城各條大街上的鐘樓、鼓樓依次響起,八百下鐘鼓聲分五波,在一波一波齊鳴的鐘鼓聲中,皇城大門、宮城大門、各坊坊門、各曲曲門相繼開啟。

遍佈全城的道觀、寺廟每到這個時候,也都跑來湊熱鬧,早有準備的小道士和小和尚聽到官府的鐘鼓聲響,也紛紛撞響了觀內、寺內的晨鐘,激昂鼓聲與悠遠的鐘聲頓時響徹全城。使帝都數十萬民眾想睡懶覺都難,大家不約而同、百般不願的從自家、別人家的床上爬起來,迎接開始全新的一天。

各個坊曲,一家家小吃店早在鐘鼓齊鳴之前就開張營業了。而此時的中華殿偏殿燈火剛熄。

楊廣和幾名重臣在中華殿偏殿商議軍情,已經足足一夜了,原因是昨天有訊息從太原傳來,說是幷州大總管、幷州刺史、漢王楊諒已經打算造反了。

楊諒是楊堅和獨孤伽羅最小的孩子,由於他一出生就有聽力障礙,父母所以特別疼愛這個小兒子,當初的幷州大總管是秦王楊俊,後來楊俊因為奢侈驕縱、貪贓枉法,被惱怒的楊堅罷免了一切官職,改任楊諒為幷州大總管。

幷州大總府管轄的範圍西起崤山、東至滄海、南至黃河,整整有五十二個州,正是因為範圍廣闊,且又都是北齊故地,故而楊堅先後以楊廣、楊俊、楊諒為幷州大總管。時到今日,幷州有軍隊數十萬人,僅是楊諒的嫡系軍隊便有六七萬眾。

楊堅成功易儲以後,努力為新太子楊廣掃平內戰的隱患,他率先削掉了兼管益州、梁州的益州大總管楊秀,將其召來京城安居,這也免去了楊秀據益州、梁州二州自立為王之險。緊接著,楊堅又準備削掉楊諒的幷州大總管之職,然而楊諒不僅不遵,反而自認為住在天下精兵之地,私下裡有了反叛的圖謀,他一方面大發民工勞役,鑄造兵器貯存在太原,另一方面又招納亡命之徒和無戶籍悍士,得兵數萬人,此外又任命王僧辯的兒子王頍為諮議參軍、重用南陳大將蕭摩訶。如今楊堅已經作古,所以楊諒這個老大難只能由楊廣這個繼承人來解決了。

楊廣最初是打算兵不血刃的解決楊諒這個大難題,所以在楊堅賓天當天,楊廣一方面是以楊堅的名義派屈突通召楊諒進京,另一方面又封鎖了楊堅賓天、自己登基的訊息。然而楊諒在母親病逝之時都拖病不回來,父親僅僅只是“生病”而已,他又怎麼可能回來?況且有楊秀為例,豈能不知一入京城深似海,所以不管屈突通怎麼說,他就是不回來。

楊堅賓天、楊廣登基的訊息根本就封鎖不住,僅只幾天時間就傳遍了天下,而束縛住楊諒手腳的無形的繩索,也因為這兩個訊息徹底解開了,公然在幷州治下各州縣調兵遣將,建造軍事堡壘,擺出了與朝廷一決雌雄的架勢。

儘管他還沒有宣佈造反,但楊廣等人知道楊諒造反已經是無法避免的定局了,所以朝廷方面必須早做準備,免得被楊諒打個措手不及。

中華殿偏殿,除了新君楊廣,還有楊昭、楊暕、楊集、楊達、楊雄、楊素、蘇威、裴矩、史萬歲、宇文述、長孫晟、史祥、吐萬緒、段文振、蕭瑒等人。

這些人,不是楊廣兄弟子侄,就是他的心腹親信,也是他能否坐穩江山的核心力量。

大家經過一個晚上的反覆磋商、推演,大方向已經定了下來,但是在主帥人選上,楊廣卻犯了難。

楊昭推薦的主帥人選是百戰百勝的楊素,而楊暕推薦的卻是宇文述。

儘管宇文述和楊素都是大隋王朝的百戰之將,但是是人都知道宇文述根本沒有資格與楊素相提並論,不過當楊廣看著骨瘦如柴、面黃肌瘦楊素,著實是感到揪心,以他如今的體魄、精力,還能勝任主帥嗎?

他開始將目光放到楊雄身上。楊雄賞罰分明、善用兵馬,也是一個統帥級人物,不過楊雄是楊廣坐鎮雍州的人,如果平叛之戰不順,楊勇餘黨搞不好會在關中趁順而起,若是沒有一個厲害人物震懾,如何得了?

史萬歲、史祥、吐萬緒打頭腦簡單的遊牧民族,完全當得了主帥,但若是換到善於利用天時、地利、詭計的中原內戰,他們只能為將;長孫晟、段文段倒是不錯,但是他倆沒有指揮全軍作戰的經驗,缺少統籌全域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聖人,我覺得衛王也可為帥嘛!”由於不是正式的朝議,大家說話都比較隨意,旁邊的裴矩見楊廣在主帥問題上為難,忽然來了這麼一句話。

楊集一直把自己定位為地方官,對於朝廷之事能推則推,眼見楊昭和楊暕有了爭儲的苗頭,更不想夾在中間,所以這麼一個晚上下來,他都在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幾乎沒有發言過,此時一聽裴矩這麼說,他立刻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忙不迭的推辭道:“這主帥,我是萬萬當不來的。你胡說八道可別連累我。”

蘇威呵呵笑道:“衛王取得了不亞於衛霍、衛昭王的戰績,你在那場戰役中的事蹟,蘇某亦聽小孫蘇亶多次提過,每當聽到大王縱橫大湖區的英姿,便熱血沸騰。以大王的戰績、資歷,如何不能為帥?實在是過謙了。”

“我不是謙虛,而是有自知之明,我能否勝任主帥之職,一切得分對手是什麼人。如果打那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異族,我自然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換成精通兵法、識天時、識地利的中原將帥,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楊集苦笑道:“就說當初那一役吧!雖然戰果不錯,但是在排兵佈陣、全域性佈局之上卻是漏洞百出。突厥當時要是有一個能征慣戰、通曉兵法的大將,說不定就要一敗塗地、命喪黃泉了。幸運的是突厥人賞臉、又配合得好。”

眾人聽他說得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便是板著臉的宇文述也露出了一抹笑意。

在座的每個人,幾乎都是文武雙全、精通兵法的人,他們私底下也推演過楊集與步迦可汗主導的那一次隋突之戰,像楊廣、楊素、楊雄、宇文述等人倒是十分認同楊集的說法。

可是不管怎樣,誰都不能抹煞楊集立下的實實在在的大功,他單憑此戰就能名載史冊了。史上的霍去病打匈奴的時候,也是和他一樣沒有講兵法、沒有講究排兵佈陣,可是人家霍去病照樣一路莽出鼎鼎大名。

那些通曉兵法的名帥,若是遇到這種硬碰硬、不要命的外戰,未必比霍去病、楊爽、楊集他們這類人幹得好。

楊廣問道:“那你認為誰比較適合當統兵主帥?”

一下子,楊廣的難題轉移到了楊集的頭上,眾人知道楊集在楊廣心中的分量,故而一聽這麼說,便紛紛把目光看向了楊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