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慘白色,飄浮在蒲桃城內的濃霧之中,偶爾可以看到道道血柱飆升,如雨點一般的血滴飛濺而起,復又落下。
離戰場只有百多步遠的城東,兩排柵欄如長龍一般的綿延數里,可以看出這個簡單的防禦工事還未修好,而在闊達五十餘步的通道之中,聳立著一座昨天剛剛建立起來的望樓。
對於一個合格的統帥來說,戰前準備越多越好,慕容世傑也不例外。當他決定以蒲桃城為誘餌之時,就知道蒲桃城薄弱防禦力,防不了多久,他為了減輕自身的傷亡,又緊急在城中築成了柵欄和箭塔,企圖利用這些工事,一層接著一層的消滅來犯之敵,雖然那兩道柵欄和箭塔尚未完工,可是在這場血戰中,終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他從望樓向戰場上遠眺,可以清楚的看到己方軍隊和突入城中的賊軍在柵欄前後進行浴血奮戰,雙方士兵如同兩股潮頭猛烈的拍打在一起,展開了最為血腥的戰鬥,眨眼之間就在碰撞之處隆起一道屍體堆積而成的“山丘”,然而後續計程車兵源源不斷參與了進來,雙方士兵盡皆奮不顧身的揮舞長矛、戰刀,殺得敵人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也導致這座屍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高。
不過吐谷渾畢竟失了先手,他們被火牛陣撞破最大倚仗、殺了太多士兵,順著火牛殺進城來的“賊軍”又殺光了陷入大混亂的前軍,所以在兵力方面,吐谷渾現在顯得後續乏力,好在他們還有緊急修築起來的柵欄阻敵,而且柵欄後面的箭塔也起了殺敵的效果,上面計程車兵盡情的朝著“賊軍”傾洩箭矢,密集的箭矢如疾風驟雨一般射穿“賊軍”的盾牌和皮甲,一片一片的“賊軍”翻滾落地,被密集殺來的袍澤踏成肉泥。
城內柵欄、箭塔給“賊軍”造成的慘重死傷,令“賊軍”的氣勢為之一挫、煞氣迅速消退、陣腳也開始凌亂。
麥鐵杖騎馬站在城牆上憑高觀望戰局,面對己方士兵慘烈傷亡,卻是面無表情,只不過那雙鷹隼一般的眼睛顯得十分陰冷可怕。
如此持續了兩刻左右,王辯之子王均忍不住問道:“阿叔,我軍士兵破不開柵欄、拿不下箭塔,該如何應對?”
“哼,吐谷渾主將以為區區柵欄、箭塔就想阻擋我軍,簡直可笑之極!”麥鐵杖揮槊指著正前方,語若寒冰的說道:“他們的總兵力只有五千人,如今死的死、傷的傷,剩下的也全部投入到了戰場,此時再也沒有援軍來救,既然這些不怕死的擋在面前,那就以兵力的優勢,從左右兩邊包抄過去,將他們徹底殲滅於此。”
交戰雙方俱到陷入了苦戰,但是麥鐵杖這一次卻是傾巢出動,他的兵力比吐谷渾守軍足足多了八千餘從,但是由於蒲桃城十分狹窄,兵力上的優勢在城內發揮不了半點作用,如果採取添油戰術的順著吐谷渾的節奏來打,哪怕將守軍盡數殲滅,結果也是慘勝,這實非麥鐵杖之所願。
就目前的戰況而言,吐谷渾的軍隊說到底是堂堂正正之師,全軍上下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殺傷力、作戰意志遠比“賊軍”強勁,他們採用的戰術戰法極有章法,而“賊軍”的個人戰鬥力雖強,但是在這種血戰之中,個人能力起到的作用著實是微小之極。
只不過仗打到了這個份上,麥鐵杖尚有八千士兵沒有投入戰場,而吐谷渾卻已經投入了所有軍隊。吐谷渾雖然在首輪血戰之中佔據了上風,可是兵力上的差距並沒有讓吐谷渾因為暫時上風得到改變。
隨著麥鐵杖的一聲令下,麥仲才和錢傑各率四千騎兵繞過正面戰場,從南北雙方包抄了過去,吐谷渾士兵一下子就陷入了極其危險的局面。
兩支“賊軍”繞過城牆,從南北雙方向城內吐谷渾左右兩翼放箭,一片密集箭雨騰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長長的黑色箭雲,瞬間變成了黑點,鋪天蓋地地向吐谷渾士兵迎頭射去。
兩邊的弓箭手用三段射輪番射擊,第一排射完,後退開弓上箭,第二排的弓箭手已經射出弩箭、第三排弓箭手斜舉弓箭,箭尖呈四十五度角向上,當第三排的箭矢射/出時,第一排已裝箭完畢,如此週而復始、輪番射擊。
吐谷渾士兵紛紛舉盾相迎,但城內帳篷已經被盡數拆除,除了兩首柵欄和箭塔之外,再也沒有什麼掩體了,普通的盾牌和皮甲根本抵擋不住一輪又一輪箭雨,何況正面“賊軍”又死死的咬住了吐谷渾士兵,兵力上的劣勢頓顯無餘。尤其是從空中拋射而來的箭矢,在下降過程中更帶有自身重力,使吐谷渾士兵的木盾牌成了擺設。
力道強勁而沉重箭矢洞穿盾牌、射穿皮甲,吐谷渾士兵彷彿是被暴風驟雨摧殘的莊稼,一片片倒下,慘叫聲、哀嚎聲響徹全城。
有了南北雙方的壓制,城內的“賊軍”壓制驟減,一些士兵從腰上解下纏著的繩子,朝上一拋,鉤子鉤住了寨牆,而後扯緊繩子,奮力將一片片柵欄拉倒在地,進攻的“賊軍”士氣大振,壓陣的韓流揮刀大吼著,命令第二批軍士從缺口中殺進去,與此同時,幾十名“賊軍”突入其中,奮力的揮刀劈砍,在完全不佔人數優勢的情況下硬生生地撕開了一道道口子,而後更多人從這個口子魚貫而入!
前面的吐谷渾士兵越來越少,撲入營寨之內的“賊軍”越來越多。
局勢貌似已定,可韓流卻踟躕了起來。這個時候有士卒前來稟報:“二首領,前面還有一處寨欄,很多吐谷渾士兵退到裡面繼續與我們作戰!”
韓流勃然變色,“還有營寨?”
他殺上前方,果然看到吐谷渾士兵又倚仗一道柵欄作戰,韓流立刻明白斜坡、城牆、第一道柵欄不過是吐谷渾設下的三道防線而已,如今又出現了第四道,是不是意味著還有第五、第六、第七道?如果他們不能接連攻克敵軍防線,敵軍主將總會準備後手將它們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