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帥,楊集手中的隋軍足有萬餘人,可是營中的隋軍士兵似乎不多啊!”費聽隆遠遠看著如潮水一般撤退的隋軍,十分不解的向拓跋寧叢說道。
“軍營乃是隋軍倉促建成,連壕溝都沒有挖,防禦力肯定不如城池好,楊集也知道軍營守不住,不願浪費兵力在這裡。”拓跋寧叢目光看向了火光沖天的城池,說道:“而鄣縣城再怎麼殘破,也比軍營好,這才是他依賴的地方,也是我們需要攻堅的關鍵所在。傳令下去,讓勇士們咬著隋軍殺,絕不能讓他輕易入城。”
“遵命!”親兵聞言,立即吹響了全軍出擊的號角聲。
羌兵以排山倒海之勢殺向了軍營,由於隋軍走得太乾脆,羌兵沒有遇到什麼攔截,便攻破了正面營盤,向大營深處挺進。
就在拓跋寧叢和費聽隆抵達營門之際,軍營四周忽然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兩人震驚的看去,剎那之間就被眼前的“優美”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漆黑的夜空中多了無數光點,這些光點如同流星一般,劃過一道弧線落在軍營之中,在兩人視野中清晰起來的是一支支點燃了的火箭,火箭落在軍營之中,火光瞬間將一座座帳篷吞沒。
“嗡嗡嗡!”又是一蓬蓬火雨划著優美的弧線朝營寨深處籠罩而來,軍營很快就被沖天火光照的亮如白晝,眾多羌兵紛紛被從天而降的火箭射中、被騰空而起的大火吞噬,渾身上下都被火焰吞噬,發出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在地上不斷的打滾,這些火人彷彿是火種一般,大打滾滅火之時,卻又引燃了更多的區域、更多人。
此次夜襲隋軍大營,拓跋寧叢出動的党項羌青壯是兩萬人,足足佔據了党項羌一半以上的兵力,加上渭州境內的雜兵,那就是兩萬五千人。
兩萬五千人看起來似乎很多,但楊集打探到敵情之後,為了將這支數目龐大的馬賊徹底殲滅於鄣縣,解決渭州的馬賊之患,他將隨軍而來硫磺、火油、桐油等易燃之物全都投入到軍營之中,準備將這支賊軍全部燒死在軍營之中。
留在軍營中作戰的隋軍士兵,只有營門口那支弓箭手、刀盾兵,餘者早就潛伏在軍營四周,等到隋軍退出大營、賊軍全部入營,伏兵便用火箭燒營;而這裡有軍營、城池並存的防禦體系,哪怕軍營兵力不多,敵軍也會習慣的以為隋軍分守軍營、城池。敵人攻陷軍營之後擔心隋軍接著據城而守,定然會全軍尾隨而來,這又忽略了軍營之內的易燃之物。
面對楊集這兩手準備,拓跋寧叢果然陷入了思維盲點,沒有意識到隋軍的殺招就在軍營之中,他急於順勢殺入鄣縣城,下達了全軍進攻的命令,導致全軍盡皆陷入了楊集為他們的殺局之中。
其實羌兵要是在起火之初依照次序退出,還能最大限度的逃生,但是有血有肉的動物都怕火,人也不例外;而且在這種生死存亡之境,誰又擁有謙讓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如果換成是隋軍士兵,自然會有一些能征善戰、身經百戰的將領站出來指揮士兵次第退出,但是在弱肉強食環境中長大的羌兵一個個都以保命為生,有些喪心病狂的人,直接就對著擋在面前的人揮起了屠刀;個個爭先逃命,哪管其他人死活?
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大營、整支軍隊徹底亂了,大家你推我搡、亂成一團,從而錯過了最佳的逃生良機;當大火席捲全營,只能眼睜睜陷入火海之中。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羌兵缺乏大規模作戰的經驗,他們單兵素質固然很強、人數固然眾多,但他們一直都在幹著土匪、馬賊的事情,缺少大戰的薰陶的首領面臨這種突發的大變故,沒有具備一名主將該有的應變能力、臨陣決斷能力,一個二個都跟普通士兵那樣驚惶失措,如此之軍,如何不亂?
守城士兵從鄣縣城樓俯視而下,只見整個軍營被烈焰徹底包裹住了,彷彿是一個長方形大火盆,只有東西兩道營門尚未被大火包圍,可以作為出口,但是他早已準備好的伏兵正源源不斷的從四周殺來,以弓箭兵以弩箭鎮守營門之外,射殺逃竄而出的敵軍士兵;而騎兵則遊弋在外,負責擊斃僥倖躲過弓箭兵的敵軍逃兵。
羌兵的作戰意志、心理素質本就遠不及大隋軍隊,再加上漫天火海、沖天火焰、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心中本能的湧出了濃濃懼意,想要衝出去,但卻兇猛如虎的大隋軍隊殺得節節敗退。
最終導致被他們視為唯一生路的營門擠滿了人,大家就如塞子一般鑲嵌在門口,擁擠著出不去退不回。
也有一些頭腦清醒計程車兵並沒有盲從大眾的退向營門,他們在第一時間破開軍營柵欄,就近逃生,致使更多人紛紛效仿,但是烈熊熊大火產生的光線,將他們清晰的暴露了出來,被遊弋在外的隋軍騎兵一一獵殺。
不過這畢竟是夜戰,而夜色很好的為戰敗方的逃兵掩飾,得勝一方想要全殲敵軍是不可能的,終究是使一些羌兵逃入濃重的夜色之中。
而拓跋寧叢和費聽隆由於留在最後,當大火燃起、伏兵殺出之時,他們便帶著四千名精兵衝向了正南方,與崔師為首的四千渭州軍撞了個正著,雙方在火光之下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羌兵的弱點在隊伍混亂、沒有陣型、各自為戰,幾乎是人人都心慌意亂;優點是大家為了活著回家,個個都展現出了驚人的單兵作戰能力。隋軍的優點訓練有素、講究陣型配合、整體作戰能力強,而且兵甲精銳、有備而來,但渭州軍畢竟是地方府軍、州兵,他們的弱點是控馬技術不如羌兵、單兵素質不如拼了老命的羌兵。
攔截敵軍的隋軍士兵已經成功的化解羌族騎兵第一波衝擊,轉而強悍的迎戰而上,於敵軍在曠野裡展開了十分激烈的騎兵對戰;儘管雙方人數相當,但各有優劣,打得驚心動魄、慘烈無比。
交戰雙方彷彿最是鋒利的長矛、撞上了最堅固的盾牌,敵我雙方都殺紅了眼,打得難解難分,都拼命的利用手中的長矛、刀劍將敵人殺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