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175章:奴隸大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5章:奴隸大軍 (2 / 2)

楊堅把教育轉移到涼州,看起來似乎是“教化蠻夷”,但實際上與他的教學理念並不衝突。而楊集藉助土地兼併一案,把涼州官場都整頓了一遍,雖然也順應楊堅、楊廣的心意,提拔不少寒門子弟,但實際上州級官職大多是由背景雄厚的人來擔任。

沒辦法,畢竟這個時代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出自世家門閥,但是他們對大隋忠誠遠遠低於家族、遠遠低於家族所在利益集團,這一點是楊堅萬萬不能接受的,可偏偏不能不用。

休要說是朝廷了,任何一個行業想要正常運轉,實際都不可能撇開世家門閥。

為後世計,楊堅便以迂加的戰術,以“教化涼州蠻夷子弟”的方式,將知識的壟斷權逐步從世家門閥手中奪來。

而楊集在京城之時,也和楊堅、楊廣詳細探討過四門學、縣學、州學。四門學堪稱是幼兒園和小學結合體,學制是六年,教育內容以識字和最基本的加減乘除法為主。

在楊堅的設想之中,學制為三年的縣學是培養管理人才的地方,從縣學出來的人才,雖然很難出現智謀出眾、王佐天下之才,但卻可以完美的把朝廷頒發下來的政令做好。個人能力或許並不出眾,但卻構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主要學得知識是儒學、史學、算學、法學,而每個月寫一次的《策論》則是考核他們學習成果的方式之一。

更往上的州學學制也是三年,教學內容是在縣學的基礎進一步擔任,深入的研究各學領域,雖然同樣不大可能出現妖孽之才,卻能培養出某個領域的頂尖人才,比如算術一學,縣學中教的是基本運算和運用,但到了郡學,就是更深奧的知識,這裡主要是專業人才地方,也是日後推動大隋前進的根本力量。

至於最終,就是把三學融入到太學之中,使太學成為州學升遷之地,只要有資格進入太學的學子,就會在軍中或官場掛個名譽頭銜,專門為國家各行各業制定前進方向。

當然這些東西實現起來的難度不小,目前楊集要做的還是地方三學。

“大總管有何吩咐?”

“我想知道四門學的教材是什麼。”二劉不是什麼謀士,但他們二人精通諸子百家,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經學大師、教育家;縣學、州學教材的選取,他們絕對比楊集懂,但啟蒙讀物卻是要關心關心了

“《千字文》、《初算》和《論語》。”劉炫笑著說道:“《千字文》用來啟蒙;《初算》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有了大總管提供的新數,算術題目也將變得十分簡潔明瞭;至於《論語》是第一步的推廣教材,一是知道《論語》的人多,就算鄉野村夫也大多知道部書,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二是簡單易懂,通篇沒有生僻、深奧的東西,只要是認字的人都能教授學子,甚至不識字有閱歷的人,也能根據稚子的背誦之句,說出似是而非的講解。”

楊集說道:“《千字文》、《初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論語》看似簡單,但卻博大精深,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對於稚子而言還是晦澀了一些,更重要的是無趣。”

“無趣?”劉炫看了劉焯一眼,苦笑道:“對於稚子來說,《論語》確實比較無趣。”

“正是!”劉焯點了點頭,向楊集問道:“大總管既然提出這個問題,想必是有一定的想法了。”

楊集說道:“我的意思是增加成語故事,就是以簡單直白、有趣的短文形式,來詮釋一些成語由來,最終告訴孩子們箇中道理。比如說邯鄲學步、誇誇其談、紙上談兵、南轅北轍、負荊請罪等成語以其來歷,就很適合編寫成有趣、有哲理、有開拓思維的小故事。”

“我大概明白大總管的意思,咱們就拿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來說吧!”劉焯撫須笑道:“故事先說趙括少時學兵法、善於談兵,其父趙奢也難不倒他。後來照搬兵書,不知變通,結果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兵打敗,然後告訴孩子們空發議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勸導孩子做人要腳踏實地。是不是這意思?”

“正是如此。”楊集笑著說道:“孩子們聽故事久了,慢慢會懂得一些常識。但我也只能說說而已,具體怎麼編寫,還需兩位先生來做。”

“大總管放心,此事不難。”劉炫笑著說道。

劉焯深表贊同的補充:“每個成語都有來歷,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一個道理,這種童趣小文確實不難編。”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