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者,詭異也!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說的雖是用兵之道,可是用來形容兩國關係也很吻合。兩國之間的交往,不就是打打合合、陰謀詭計一起上的嗎?但不管是用兵也好,兩國之交也罷,強勢的一方有時候把詭計擺明了,對方知道了也無可奈何,這就是無恥無賴的陽謀。
陽謀的特點就是仗勢欺人,敵人就算看穿了也無力化解,而楊集用來對付吐谷渾的就是無賴無恥的陽謀。
他先是在洮州、廊州、鄯州、甘州各個通往吐谷渾的戰略通道囤積軍隊,然後令已經擴軍三萬的瓜州總管麥鐵杖進駐陽關,加上楊集從甘州派遣過去的兩萬精銳,僅是陽關一帶就有兵力五萬人。
陽交往西,可沿阿爾金山西麓進攻吐谷渾佔領的鄯善古國,以及吐谷渾掌控的西域小國;往東南進軍,可以從當金山口進入柴達木盆地。
當金山口是祁連山和阿爾金山的結合部,山口呈“v”字形,北部寬達七十多里、南部最小的部位也有五十多里寬,弓弩犀利的隋軍要是從當金山口進軍,直接殺入吐谷渾核心區域都有可能。而吐谷渾卻是防不勝防、無從防禦。
可以說,單是陽關這五萬大軍,就足以令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寢食不安、坐臥不安了。
再把甘州木雷山、鄯州大斗拔谷南谷和長寧川水、廓州連雲山、洮州西傾山五支駐軍算上,那麼大隋在兩國邊境的軍隊已經到了十萬人,若是再把州兵也算上,就更多了。
如是之多的軍隊對於大隋而言,並沒有造成多大負擔,只因除了麥鐵杖在瓜州擴充的兩萬名士兵之外,甘州、鄯州、廓州、洮州軍隊原本是在北方防禦突厥汗國,現在不過是南移而已,軍糧損耗和以前幾乎沒有變化,甚至比以前還減少了運輸成本。
朝廷為了配合楊集這個流氓戰術,任命麥鐵杖為陽關道行軍總管、甘州總管張須陀為甘州道行軍總管、鄯州刺史梁默為鄯州道行軍總管、廓州刺史慕容三藏為廓州道行軍總管、洮州刺史張峻為洮州行軍道總管,便是處於內地的河州刺史張峻、蘭州刺史李瓊也掛上行軍總管之職。
“行軍總管”是朝廷在戰時,授予各軍主將的帶兵頭銜,洋溢著令人膽寒的煞氣,大隋王朝一下子在涼州方向任命了這麼多行軍總管,立即給人一種大隋要打吐谷渾的感覺。
雖然大隋王朝並沒有立即進攻吐谷渾,但是大隋駐軍的陽關是掐斷吐谷渾東西的要地,而木雷山、大斗拔谷南谷、長寧川水源頭、連雲山、西傾山是兩國分水嶺,六個地方都是戰略制高點,戰爭主動權全部在大隋這一邊,什麼時候進攻、戰爭什麼時候發動皆由大隋說了算。
不客氣的說,這些軍隊幾乎時時刻刻都威脅吐谷渾邊境安全,令其惶惶不可終日;要是慕容伏允派同等兵力與隋軍對峙,吐谷渾承擔不起那恐怖的軍事開支,要是不派兵的話,萬一隋軍打進吐谷渾,又該怎麼辦?如果主動開戰吧、又沒那個腥氣和實力。所以唯一的破局好良方就是透過外交途徑來解決,然後任由大隋訛詐,只不過楊堅要的是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里的整個吐谷渾,而不是幾匹馬那麼簡單。
為了達成這個戰略目的,楊堅已經關閉“外交的視窗”,不許任何一名吐谷渾人進入涼州以外的任何一寸疆土,也就是說,他已經把大隋和吐谷渾的軍政、外交等等事務,一律交給了知道他心意的楊集了。
什麼時候打、怎麼辦,皆由楊集說了算。
至於和解,自然也是可以的,前提是要慕容伏允把整個吐谷渾雙手奉上,但誰都知道慕容伏允不可能這麼聽話,所以楊堅告訴楊集:如果有吐谷渾使臣到了甘州,只管哼哼嘰嘰的說“請示朝廷”,哼到慕容伏允受不了、或是隋軍適應高原氣候為止。
本來已近年終,楊集和各州刺史是要入進京述職的,但由於涼州搞了一連串大動作,於是便由虞世南和各州佐貳(次官)為朝集使,代表涼州入朝覲見述職、提交涼州規劃議案。當然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代表楊集入朝哭窮,請朝廷在武器裝備、錢糧物資、賦稅等等方面大開方便之門。
安排好一切,楊集打算去看看庭州五縣的修建進度,同時也是為避開甘州。
最近因為土地問題,甘州和蘭州豪族、羌人部落鬧得挺兇的;有些事情,楊集在甘州,反而讓民曹、刑曹、監察府以及各州司法官員不好做,這三個部門在土地分配、土地兼併上,本來是扮黑臉、背罵名的。
但是兩州豪族、羌人現在有什麼事,總是越過各級官員,直奔總管府而來,楊集既不能不理會,但也不能像民曹、刑曹、監察府那樣鐵面無私,有時候不得不做適當的妥協,於是他索性把土地問題甩給三大部門,讓他們鐵面無私到底。
在執法方面,楊集不得不佩服舅子蕭瑀,這傢伙是真的做到了鐵面無私,你跟他講人情,就那是對牛彈琴,你要是敢賄賂他,他把你的名字和賄賂額度都張貼各州醒目的位置之上,批評一通,然後把髒款歸公,該怎麼懲辦你,他照樣怎麼依法懲辦。
等楊集把涼州(大州)案件甩給蕭瑀時,這傢伙覺得楊集給了他毫不保留的信任,竟然激動得眼圈都紅了,表示“某絕不辜負大總管重託,一定保持謹慎之心,懲治邪惡、褒揚善良、樹立正氣,將一切不法之徒繩之以法。”
經此一事,楊集也終於發現這個兩看兩相厭的舅子有可愛的一面,既然有這種硬骨頭來背黑鍋、背罵名惡名,自然樂意萬分;褒獎和勉勵一番,便帶他妹子巡視去了。
。。。。。。。。
伊州東鄰河西走廊、西靠赤石山,北面是連綿起伏的時羅漫山,全州疆域包括哈密、吐魯番盆地東部,翻過界山赤石山便是高昌國。
去年伊州被楊集佔領以後,朝廷在這裡增設柔遠、鎮遠二縣。柔遠縣位於柳谷水一帶,是在柔遠軍鎮的基礎之上建城的縣城,境內分佈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森林,因為在之前以胡化漢人為主,所以縣城周圍分佈著大片農田,經過移動的補充,全縣胡化漢人、漢人已經有了五千多戶。
新建的鎮遠縣位於伊吾縣西北方,早在漢晉時便為屯戍重鎮,它正好卡在兩條官道中間,北道穿過時羅漫山一個缺口,直抵庭州;而南道則是進入高昌國的古絲綢之路。
這天下午,楊集率領三千名精銳、一千親衛護衛著長長糧食車隊向西北方的鎮遠城而去。他指著遠方赤紅色的山脈,笑著說道:“那是俗稱赤石山的火焰山了,我昨晚講的鐵扇公主、牛魔王就住在山中。”
他身後的女子順勢望去,只見一條紅色的山脈橫亙在蒼茫天地間,陽光照在山脈上,使整條山脈像是燃燒起了熊熊火焰,不由得驚歎起來。
楊集這次巡察是一種半公務半度假的性質,因此除了武婢之外,把蕭穎主僕也帶出來遊山玩水,一睹異域風光。至於老孃獨孤敏,她覺得一個老人家跟著一幫青年男女閒逛實在意思,與其在一邊尷尬,還不如在甘州、瓜州各縣多分幾個商業網點。
蕭穎主僕三人騎術不精,便坐在一輛大馬車之中,小妾柳如眉在車內陪著她們。而一身火紅的張出塵、一身草綠的慕容弦月騎馬和楊集同行。
柳如眉、張出塵、慕容弦月等人去年隨軍出征,自然見過“火焰山”,還知道紅通通的伊吾新城就是從這裡採集的石頭,本來不覺得這座山有何稀奇之處,但是一經楊集冠上神話色彩,感覺火焰山充滿神秘的仙家氣息。
張出塵長嘆一聲,悠然神往地問道:“公子,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真的可以把人扇出十萬八千里嗎?”
“當然可以啊!”楊集一本正經的說道:“你要是懶得走路,可以去芭蕉洞找她,她一扇子就把你送到千里之外。”
柳如眉忍俊不禁的笑道:“出塵,你不會是想去借芭蕉扇吧!”
“我又不是至尊寶。”張出塵笑著說道。
楊集見到坐在馬車前的蕭穎若有所思,問道:“娘子在想什麼?”
蕭穎苦苦的思索道:“我在想,牛魔王和至尊寶最先都喜歡鐵扇公主,可是他們先後來都丟下了她。而牛魔王為了強娶紫霞仙子,連強勢的鐵扇公主都不怕了,可是紫霞仙子追著不放的至尊寶卻又想方設法、千方百計躲著她,一心一意去找花千骨,真不知那花千骨有多美。然而花千骨所喜歡的採花賊田伯光,寧可為鐵扇公主而死,也不願意接納花千骨,他們的關係好亂、好複雜。而且還很莫名其妙。”
“妖魔鬼神的世界,不能以常理度之。”楊集望著蕭穎那羊脂美玉一般柔潤光滑的容貌,笑著說道:“牛魔王是沒有見到娘子,否則百個紫霞仙子,他也不會要。”
蕭穎一張俏臉頓時爬滿了紅暈,一雙星眸中全是纏綿的愛戀之色,嬌憨的語氣中透著一股異樣堅定:“我有郎君了,一百個牛魔王、一百個至尊寶我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