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967章: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67章: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 / 2)

黃昏時分,金黃的夕陽落在湖面上、泛起一層層粼粼波光,楊廣身穿一襲常服,手中提著一支紫竹釣竿,悠閒自得的坐在衛王府湖邊水榭旁邊的藤椅之上,整個人透著一種懶懶洋洋的休閒氣息。

花木掩映的草地上,不時傳出稚子一陣陣歡聲笑語。卻是楊昊、楊明、楊昌正在和楊廣的孫子楊倓、楊侗玩耍;楊廣的女兒清河公主楊飛鴻到了這兒,儼然成了孩子王,與自己的堂弟、侄兒一起玩得十分高興。

而在水榭一旁的亭子之中,蕭穎和柳如眉、裴淑英等人正與蕭皇后蕭昭儀(蕭嬪)有說有笑的準備晚膳。

楊集的小妾們對於皇帝和皇后的來訪早已習以為常;一開始,她們面對帝后時還有些忐忑不安,可是楊集凱旋歸來以後,大隋帝后時不時帶著孫兒跑來王府蹭飯;久而久之,她們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很多年沒有下廚了,偶爾動手一下,感覺真好。”蕭皇后將一大盤魚膾放到桌子上,忽然有感而發:“皇宮太過冷清,只有森嚴規矩、無一絲人情味;即便是世明夫婦、世朏夫婦也視我們為君,而不是父母,更不要說皇族其他各府了。也只有你們這邊最具煙火氣、最是讓人舒暢。現在休要說孩子們喜歡、盼著來。便是我們這些大人也是流連忘返、不忍離開。”

這話不太好接,蕭穎避重就輕的說道:“其實普通人家也是如此,當普通人家的孩子長大,他們與父母漸行漸遠,沒有什麼話題可談。昊兒、明兒、昊兒他們現在還小、比較黏人,等他們長大了,一樣像世明、世朏那樣與父母疏遠、無話可談。所以我有時候既希望孩子們快點長大,早已成為棟樑之材,可有時卻又希望他們成長得晚一些,以免日後交談之時,只有母子之禮、而無親情。不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父母又管得了那麼多?唯一的期望就是孩子們有出息。”

聽了此話,蕭皇后有些驚訝的看著蕭穎,說道:“想不到妹妹竟是這般豁達?”

“阿孃和文會都這樣,我也是深受影響。更何況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我不豁達又能如何?”蕭穎笑著說道:“我覺得以後適時糾正即可,這樣既不惹人生厭、不傷情分,又容易讓孩子們接受。若是過度干涉,孩子們不高興、不自在,自己也不舒服,這又何必呢?”

“這倒也是!”蕭皇后深以為然。

就在她們說話之時,楊集終於送完所有前來探病的人,披著夕陽來到楊廣身邊坐下,拿起茶壺給自己斟了一杯,一口就喝乾,接著又來了一杯。

楊廣見他連飲三杯,很是好笑的說道:“將人都送走了?”

“送走了!”楊集說道:“費了好大功夫,才讓大家相信我沒病。”

楊廣哈哈大笑:“許多人都視你為瘟神,我都想不到你竟然還有這等好人緣。”

“不是我有人緣,而是宰相、尚書令有人緣。”楊集深有感觸的說道:“人們喜歡用門可羅雀來形容某戶人家門庭冷落、賓客稀少。以前的大興城王府別說是雀了,便是一條‘野狗’誤入府前,也是走得飛快。若是你下道旨意,拿下下宰相、尚書令之職,門口的人定然避而遠之。”

“捧高踩低即便在一個家族、一個小家庭也是難以免俗,更何況是競爭激烈的官場?而且人總是攀高向上、向高處好處奔、嚮往更好的生活,所以那些尚無官職的預備官員,想從你這裡謀取官職;有官職的,也想讓你提一提,好讓他們進更一步。關鍵是你自己心裡要有一杆秤,不要在迷失自我就行了。”楊廣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對你,我是放心得很,伱不像一些人;一些人驟登高位,然後在萬眾追捧中慢慢迷失了本心,變成了人家手中的利刃。”

“比如說呢?”楊集拿起一支魚杆上餌,“嘟”的一聲把魚鉤投入湖中,下面的魚兒一鬨而散,跑得一條不剩。

楊廣見到魚都跑光了,他不禁瞪了楊集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比如說我,我就是你的利刃。”

楊集振振有辭的說道:“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人人都想利用、人人在利用的利刃,誰要是利用好了,便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節省一兩代人的時間;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再說了,我何時拿你把這把利刃攻城掠過過?”

楊廣樂了,瞥著楊集道:“你一離開我的視線,就到處惹事,然後給你扔下一堆爛攤子。這些,我都沒有冤枉你衛王吧?”

“確實沒有冤枉,不過為族中子弟收拾爛攤子,向來是家主的責任。更何況我做的事利國利民,你應當欣慰才對。”楊集很是理所當然說了一句,接著又道:“其實我很多時候都不想把事情鬧大、更想適可而止;可事情大得連我想收斂都難,你說我又能如何?對了,嫂嫂與你都說了吧?”

楊廣有些跟不上他的思路,反問道:“說什麼?”

“整合皇族產業、詔告天下!”楊集說道。

“說了!”楊廣點了點頭,道:“此法不錯,明早我便安排下去。”

“那我就放心了。”楊集鬆了口氣,說道:“此事務必要快,拖不得。”

“嗯!”楊廣應了一聲,忽然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哎呀,魚兒上鉤了……”恰在此時,楊集興奮的大叫起來,他手上那根魚杆的魚漂嗖地一沉,魚線緊跟著一繃,然後楊集釣上了一條活蹦亂跳的水蛇。

“哈哈,哈哈哈!”楊廣差點笑死。

楊集得意洋洋的說道:“只要能吃,那都一樣。況且黃鱔比魚好吃,又不用投魚苗,我這回可賺大了。”

“賺什麼?你這所謂的‘黃鱔’好像專門吃小魚和魚苗吧?”楊廣邊笑邊說。

楊集卻是說道:“消滅了它,等於挽救無數魚苗、小魚,最後還是賺。”

“……”楊廣頓時無言以對,雖然這是釣魚、不是釣蛇,可是從功利的角度上說,楊集的歪理卻半點錯誤都沒有。

“你吃過嗎?敢吃嗎?”楊集問道。

“別說是蛇了,便是牧草、雜草、樹葉我都吃過。”迎著楊集充滿不信的目光,楊廣苦笑道:“我知道你不信,不過這是事實。”

“我還是幷州大總管之時,我大隋有一次北討突厥,當時我是大總管、長孫晟是行軍副總管。他熟悉突厥民俗風情、知道人馬均需飲用泉水,便在所有泉水河流投毒,突厥士兵和牲畜飲水以後,全部被毒死。緊接而來的便是一場瘟疫,我們見勢不妙,嚇得殺光了所有俘虜牲畜、扔下所有糧食輜重,一路逃回五原郡大利縣。逃命的路上,我們吃的就是牧草、雜草、樹葉。”

楊集恍然道:“若不是你親口說出來,我還以為你們是從容而退。”

“從容個鬼啊?那完全就是拼命的逃命。”憶及往昔“一潰千里”的逃命景象,楊廣猶有懼色的說道:“那場瘟疫令方圓千里變成了一片死亡絕域、死亡禁地,數年時間無人敢踏足。幸好我們逃得快,否則的話,包括我在內的數萬大軍一個都活不下來。然而竟然有人告我畏戰潛逃、無功而返;阿耶明知不是這回事,可是人人都這麼說,他也只好不賞不罰了,長孫晟倒是被加封為上開府儀同三司。”

定下心神,楊廣十分的嚴肅的叮囑楊集:“瘟疫那東西不分敵我、摸不著、看不見、治不了,著實是可怕之極。以後你再上戰場,千萬要及時處理屍體,千萬別給瘟疫滋生的機會。若是己方將士不幸染上,更不能心慈手軟;若是有半點婦人之仁,絕對害死整支大軍。”

“我會的!”楊集聞言點頭,他也知道瘟疫一旦滋生,便會迅速向四面八方擴散而去。如果是發生在戰場之上,縱然軍中有再多的隨軍醫者、有再多的藥物,也救治不及,最終必將席捲全軍,全部病死。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發生之初,行壯士斷腕之手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